这次重任就落到了尼堪的头上。
30刚出头的尼堪血气方刚,领兵打仗冲锋陷阵,如家常便饭,这次当然不在乎。
别看前面几路兵马都败了,包括多尔衮和洪承畴这些名将,很多亲王贝勒被子都阵亡了,像满达海,岳乐,豪格等,但是尼堪一点儿也不悲观,相反他很自信。
这说明别人都不行呗!自己这一次出征,如果能够战胜林毅,解了锦州之围,那就能够名扬天下,到时候绝对不会再是一个贝子了。
另外这次去解锦州之围,虽然他们率人的兵马不多,但是义州还有2万人马,将全力协助他们解锦州之围。
因此尼堪踌躇满志。
这次和他一同来的是比他小三岁的博洛,作为他的得力助手。
这也是他们爱新觉罗家族的健将。而且这个博洛,跟尼堪齐名。
博洛也是努尔哈赤的亲孙子,系努尔哈赤的第七子阿巴泰的第三子。此人早在1636年皇太极登基坐殿建立大清朝的时候就被加封为固山贝子。
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也就是如果没有林毅的穿越,他与尼堪一道参加过1640年至1642年的宁锦大战。
当时他和阿济格的主攻方向是塔山,攻下了塔山之后,又进攻笔架山,获取了明军的粮草,然后大败明军的总兵吴三桂和王朴。
到1644年的时候,他跟随多尔衮等大清的诸多亲王参加了历史上山海关大战,收降吴三桂大败李自成之后,一路南下,追击大顺军。
历史上的潼关大战,博洛率军攻破了李自成,使得李自成准备凭借潼关之险阻挡住清军,反败为胜的希望化为泡影。
后来博洛又攻下了西安。灭亡了大顺之后,他又开始率军讨伐大西,张献忠死后,大顺军和大西军的残余与南明的力量,认识到满清鞑子的强大,必须联手才能对付。
于是大顺军,大西军,和南明的军队三股力量联合在一块儿,共同抗击清军。涌现出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李过,李来亨、高桂英、高一功,田见秀,刘芳亮,郝摇旗,等大批的抗清名将。
但是尽管如此,仍然抵挡不住清军南下的铁蹄。这里面除了满清八旗战力超强之外,还有汉奸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李成栋、佟养甲等甘当大清的走狗、屠杀汉人的刽子手,手段残忍,令人发指。
因为战功显赫也成为清初理政三王之一的博洛,继征西大将军之后,又拜授征南大将军继续南下,消灭抗清势力,进攻浙江,平定福建,劝降了郑芝龙。
由此可见,博洛战功之显赫,一点也不次于尼堪。
可以说尼堪和博洛他们二人的功劳,仅次于大清的开国亲王多尔衮、豪格、阿济格、多铎等人。
现在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在向锦州派第三路援兵的时候,当然非他们哥俩莫属了。
这小哥俩都是三十来岁的年纪,正值壮年,欣然领命。带了4万多人马,这4万多人全都是骑兵,人员组成,绝大部分是蒙古铁骑,还有一部分满洲铁骑。
从这次他们派兵来看,几乎倾尽了大清所有的精锐。也就是说,如果这4万多人马,再打光了,大清基本上就无兵可派了,如果大清各地包括他们的附属国再不派来勤王之师,大清就只剩下镇守京师的3万兵将了。
4万多铁骑轻装前进,如旋风一般,只两天时间便赶到了大凌河畔。
突然他们得到报告,前面发现明军的队伍,只有两千人马,也都是骑兵。
尼堪和博洛一听,气的差点从马上掉下来,这明军也太嚣张了吧,两千人马也赶来截击我们我们八旗铁骑难道真的风光不再了吗
知道你们明军此前打了几个胜仗,知道摄政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以及新任的兵部尚书汉人的名将洪承畴都吃了败仗。
但是这些南蛮也太不把我们满清八旗放在眼里了吧!
两个人一商议,这绝对是明军的诱敌之计,不然他不可能只派两千人和我们几万人马对阵,绝对不能上了明军的当。
为了不做到轻敌冒进,这两个人拍出摊呢,四处打探,主力放慢了脚步。
但是清军的探子很快回来告诉他们俩,附近没有发现任何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