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城西门外,万千鞑子在枪林弹雨中冲锋,他们马快如飞,来去如风。
但是鞑子再快此时却没有子弹快。但是他们也不是专门来挡子弹的,他们一边冲锋,一边向明军射箭,这些鞑子把游牧民族善于骑射的习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但是弓箭相对于火枪,就相当于牛车相对于机车,其劣势是不言而喻的,先不说其杀伤力,单就射程上就差得远。
弓箭的有效射程,抛开风速不论,一般都在百米以内,大多数普通弓箭手射程都是80米左右,特别膂力过人的大将如林毅者,用那种强弓,其射程也超不过150米。
据记载中世纪的一种弩箭有效射程可以达到220米,但这只不过是个案,并没有大规模用于军事战争,弓弩的射程一般都认为是在120米以内。
这基本上是在人的臂力承受之内,如果从理论上讲,弓箭的射程可以无限大,只要材质好,但是过强的弓就拉不开了。如果一张弓有几个人拉,或者借助其他工具力量来发射,必然影响其效率和机动性。
几个人拉或者借助其他工具发射这就叫弩。
严格来说,弩和弓是有区别的,前者不用人拉,是机械力。弩的射程大概是普通弓箭的二倍以上。
但是世间之物有长处就有其短处。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论,就是对立和统一的矛盾体。
因这种弩上弦费力耗时,没有弓箭灵活快到,虽然据说早在唐宋时期,弩的有效射程有时候能达到500米甚至一公里,这种庞然大物发射的也不再是普通的箭矢,甚至可以发射标枪和长矛,有的是用大锤击打发射,其威力能把数百米之外的人,像穿糖葫芦一样,一飞矛过来给洞穿好几个。
但是如此威力惊人的杀人利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仍然代替不了手拉的那种弓箭。
冷兵器时代,两军冲杀用的最多的还是那种手拉的弓箭。
古代的大将善射者,流传一种绝学叫百步穿杨,这个距离大概也就是100米。
而这个距离对于明末的火铳鸟铳三眼铳来说,它的最低射程也在100米以上,就更别说现在林毅的军队大规模装备的新式自生燧发枪了,其有效射程在200米以上。
这两种武器射程的差距整整查了两倍,其结果可想而知。
往往是鞑子们箭如雨发,而明军将士举枪岿然不动,射击之后噼里啪啦,鞑子们就纷纷落马了。
鞑子们弓箭刚举起来,就中了弹,扔了刀枪弓箭落马,或者他们射出去的弓箭成了强弩之末,落在明军火枪手的面前数十米内的地上,横七竖八,厚厚的竟然堆满了一层。
可以说他们的弓箭威力虽大,但是对明军没有任何的影响。
排在前面的明军每名火枪手平均射出三发子弹,就是三轮射击完成之后,冲锋过来的清军已经乱了套。
明军主将一看火枪的威力发挥得差不多了,该是他们的铁骑冲锋的时候了,一声令下,西门外的主将正是贺人龙,人送外号贺疯子,打仗不要命,摧马抡刀先登陷阵,带着手下几千骑兵冲杀过去,冲进了鞑子的乱军之中,抡起三亭大砍刀如砍瓜切菜,杀得满清鞑子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人马所到之处,无人能敌。
贺人龙身后的队伍正是当年孙传庭一手栽培起来的秦军,也就是林毅的无敌营,战头力之强位列明末三大军之一,此时四千无敌营将士跟着主将贺人龙杀鞑子如屠猪宰狗,这一万名清军遭到了迎头痛击,溃散下去。
但是这支队伍的主将很是牛逼,这名鞑子便是大清的英亲王阿济格,提及此人,在清初可谓是叱咤风云,他出身也好,乃是皇太极的异母兄弟,摄政王多尔衮的亲哥哥,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众多皇子当中,他也是比较有出息的一个,论武力不次皇太极和多尔衮,不过论智商与二人就差远了。
历史上此人征伐过朝鲜,随多尔衮入关后,他和亲兄弟豫亲王多铎都是清军的前锋,而且论征服大明的汉人天下这亲哥三个一个比一个出彩,阿济格骁勇善战,屡败李自成,擒杀刘宗敏,俘获宋献策,就这三项战功就无人能比。
后来作为征西大将军督师平反姜瑜在大同的叛乱,要求封叔王,被亲兄弟摄政王多尔衮拒绝,抑郁而终,此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