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假太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4章 廷议(第1/1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c_t;历朝历代都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就是能拿到台面说的事情,实际上暗地里已经操作完了。

    大明王朝走到今天,看似制度仍然健全,其实却已经是在朝着一条畸形轨道上发展着。

    官员代表着读书人,他们说是对的,那就必须是对的,不管这件事有没有利于国家百姓。

    而叶珣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在辽东实行各种各样的改革,是因为他有绝对的实力,在实力面前,任何制度和反抗,都是徒劳的,读书人也一样,因为他们也是服务于政权的。

    内阁八大阁员已去其二,还没等李待问安插自己人,叶珣就主动找到他,六人内阁已经够了,不需要再添加。

    叶珣的这个决定,实在是有点出乎李待问的意料,本来他还想假意征求一下叶珣的意见,因为他知道辽东已经没有够资格入朝的官员了。

    而现在六人内阁只有两人来自辽东,甚至严格说起来,袁应泰也算不得叶珣的人,也就是说,内阁现在只有一个没什么资历的张铨在强撑着了。

    一个辽东籍官员,显然是不会起什么决定性作用的,所以李待问也并没有因为叶珣干涉他提拔官员而生气。

    不过叶珣随即又向他提出了一件事,那就是廷议开海事宜。

    交代完这件事,叶珣就施施然离开了,因为叶公公是不参政地。

    李待问却有些不是滋味了,辽东银币已经直接被收入户部,这个月的俸禄也都是用银币支付的。

    没有经过廷议,没有征求过任何人的意见,辽东银币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进入大明的流通市场。

    而这只是其一,据传说,金州那边的海船跟下饺子似的,一艘接一艘地下海,而且还都是千料以上的大船,这事又经过谁同意了

    在李待问想来,你叶珣既然已经返回朝廷,就应当停止那些违反祖制和朝廷规定的行为,把所有事情都交由朝廷来决定,使一切都走上正轨。

    可李待问显然忘了叶珣是什么人,也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内阁的朝房内,李待问将王寅、赵赢和杨嗣昌都叫了过来,却没有叫袁应泰和张铨。

    “诸位,叶公公要我们廷议开海一事,不知诸位有什么想法”

    李待问话音刚落,杨嗣昌就第一个道:“好事,不用议了,尽管本官看不惯叶公公的作为,但对这件事,本官是绝对支持的”

    听了杨嗣昌的话,李待问的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好看了,心说就知道你看不上叶珣,才要你来说点反对理由的,你可倒好,直接就叛变了。

    王寅也算得上是李待问的铁杆了,一见李待问变脸,就知道大哥心里是怎么想的。

    干咳一声,道:“洪武皇帝早有旨意,开海一事,只会让番邦的奇淫机巧之物流入我大明,侵蚀我大明淳朴的百姓,而我大明地大物博,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实没有解除海禁的必要,下官想来,叶公公也是受人蒙蔽,只要我们晓以厉害,叶公公会明白过来的”

    这家伙明显就是在和稀泥,看似在帮着李待问说话,同时却也没得罪叶珣。

    赵赢撇了王寅一眼,不屑地哼了一声,道:“禁海是祖制,没什么可议的,没开海禁,这些年我们大明不也一样风调雨顺地过来了要我说,这件事也别只我们几个在这议了,让所有朝臣都参与进来,我就不信他叶公公敢对抗所有官员”

    杨嗣昌在赵赢没说完话的时候,就已经起身准备离开,待赵赢说完,忍不住扭头道:“赵大人好大的口气你有本事,为何不去把金州造船厂关了、将辽东水师解散”

    说罢再不理会几个人,抬腿大步离去,要不是碍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