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你不看我的消息,多年来你的消息我倒是没错过。”
晏白岳喝口咖啡,舌尖绕着余味品了品,“这豆子确实不错。”
“南逸,怎么说。感觉你现在的言论,相比二三十岁显得不那么”
“激进。”
沈南逸接了话。
晏白岳:“是,不那么激进了。我想也是,和年龄有关。当年张狂那会儿,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我总担心你出事,后来劝你别蹚地下出版物的浑水,你也没听。不过这些年国内发生很多事,我全看在眼里。”
“我找你,确实有事商量。”
沈南逸示意他继续。
晏白岳说我有个朋友的侄子,在国内弄地下出版物,如今还没捞出来。人是肯定没问题的,但他们希望出来后搞个“十问审核”运动。希望能让更多人发声,让更多人参与。你和李象旭办的《诗与书》杂志,是个很好的平台。我有意引荐你们认识,南逸,你考虑考虑。
“当初走的时候劝我不要仗着家庭背景胡作非为,现在又来撺掇我揭竿起义。”
沈南逸笑了声,拿起相框用纸巾擦拭玻璃。他说得很慢,也擦得很慢。一寸寸将魏北的容颜刻进眼里,手指从年轻人裸露的后背上滑过。
“晏白岳,怎么十几年了,你还是没学会做人厚道点。”
“我悔了。”晏白岳说,“我后悔当年那样说,行不行。”
这句悔了,说得轻巧又笃定。
沈南逸沉沉地瞥他一眼。
实际晏白岳出国第二年,就已埋下后悔的种子。倒不是对感情,而是面对国外如此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深深对经历过的各种限制感到无力。那样鲜明的、强烈的撕裂感,是自由民主世界与原生地对比而产生的疼痛。
当晏白岳身处其间,感受整个真正轻松、真正自由的氛围时,内心的无力感使他避无可避。他那时才意识到,原生地封闭的是什么、与现实脱节的又是什么。他甚至不解,为何他们可以讨论如此激烈话题,为何他们可以扒开细节探究问题本质,而我们却依然在困境里。
那时他开始反思,究竟是走出山洞的人疯了,还是蜗居山洞的人错了*。
“无论如何,这只是我的一个提议,”晏白岳说,“双赢局面,但有风险。你考虑考虑。”
沈南逸嗯一声。
他将相框擦干净,起身去客厅的空墙上挂好。他没转身,问:“正了?”
晏白岳看着照片上的男生,俊朗清秀,眼睛多情且嘴唇性感。
他点头说:“很正。”
这天晏白岳离开时,外面隐有雷声。估摸再一会儿,这雨得下大了。
沈南逸没有送,靠着门框抽烟。晏白岳抖开伞,忽然转身问他:周末沈怀结婚,你回不回京城。
沈南逸说:弟弟要结婚,哪有哥哥不到场。
实际是沈老爷逼的。虽然沈怀这个弟弟挺遭瘟,但沈南逸还是必须得去。沈老爷注重家门名声,弟弟结婚,哥哥缺席算个什么事儿。在京城里传开也不好听。
晏白岳笑了笑,他习惯性左手举伞,婚戒格外醒目。
那么我们周末见。他说。
沈南逸关门进屋,经过客厅看一眼悬挂的相片。摄影师说得没错,挂在那儿就跟艺术品似的。无价。
他看得入迷,就没走了。靠着自家楼梯扶手,摸出烟盒叼了一根。沈南逸将头发往后一撸,他喜欢在安静的空间里思考,看着魏北的照片。
老实说晏白岳的提议很合心,即使没有他出现,不久以后他们也会干这件事。危险。但又不得不做。
为了什么,沈南逸一时不好讲。他今年虚岁四十二,偶尔也会有热血浇头的时刻。但以身殉道这条路太险,以前他走得,无牵无挂,所以走得。
现在,不好讲。
半晌,沈南逸拨通李象旭的号码。那头李少爷不知在哪个客户的牌桌上,四周吵得很。小姐们叽叽喳喳笑个不停,夹着几句呻吟。
沈南逸吐出口烟雾,淡淡道,“象旭,找个安静的地方。”
“我跟你说个新项目。”
魏北的照片,香烟的烟雾,视线变模糊,窗外雨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