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采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17(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维……维华……”

    我感觉到我的手被轻柔地握住,我听见他的声音颤抖似压抑痛哭。

    我感觉到那盘曲在身体深处的疼痛散去,意识模糊不清,禁锢魂灵的枷锁变轻,像是一脚踩进棉絮,却又不曾坠落,而是与地面远离。

    我似乎是听见了歌声,约莫是在窗外,窗户被打开,那歌声便传进来。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维华……”

    好冷。

    “维华……你再说句话吧……就,就再说一句。就一句。”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维华,别,别这样!今天……今天你还未与我说过话,随便说点什么……都好。”

    我无意识地睁着眼,四周的颜色渐次褪去,我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说着什么。

    “呜……哪怕,就,就再喊遍我的名字……亦好……”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我无力地靠在身边人的身上,终还是反应过来了。我翘了翘嘴角,似乎看见他颤抖着靠近了我。

    “此……此心光明,……咳,亦复何言!”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好累,好轻。

    “维华!”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qaq

    1“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门前》

    2何毕的信是刘粹刚写给许希麟的最后一封信的节选。

    3“万里长征……还燕碣。”——西南联大校歌《满江红》

    4“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遗言。

    第22章 尾声

    尾声·一

    1949年2月的北平,是我回归故都后最初的也是最深的彩色记忆。是一片祥和的气息,那个曾经有两个人居住的小屋里,灰尘在空气中跃动着风的痕迹。

    我推开窗,暖阳半墙。

    巷口的老大爷叼着烟枪说着共·党的好,眼睛眯成看不清的缝,晒着太阳。

    敛眼看到窗边种着的兰花竟倔强的还在生长,白色幽兰静谧地开放,水灵的模样一如既往。

    我打扫着这间充斥着两个人回忆的房子,木椅下还放着当年杂乱堆着的他的书籍。我总有种恍惚地错觉,似乎下一秒就能听到他温和带笑的声音在书桌前响起,说着他要木椅下的第四本书,就懒那几步路非要我取。

    从他逝去之后,过去我还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关于他的一切,但现在我开始渐渐遗忘一些微小的事情。我有时还能清晰地看见他的脸,而有时不行。他开始凋零,我开始遗忘。这种感觉就像再一次失去他一样。

    那湿冷的霉味让我清醒,九年来的日日夜夜,他总是不停地出现又消失,让我每次想要随他而去的时候,都会记起那句气声的“你不能死”。

    于是我回来了,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

    他喜欢温暖的屋子,我便将房子打扫干净,拉开窗帘,寻着记忆找出十二年前的香薰,倒也懒得去想还能否用,先燃了一根。

    那种熟悉的暖香袅袅而起,我坐在他的那张书桌前,取出一张文稿纸,执笔斟酌些许,下笔写道。

    “谨以此书,敬与西南联大教授常维华。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足以德泽后世,薪尽火传。”

    尾声·二

    他与我说过,死后想要火葬,把骨灰留一部分在昆明,剩下带回故乡。

    那个装着骨灰的盒子,再后来动荡的九年里,我从来都是贴身携带,从未有半刻远离。

    我为他选了一个宁静的墓园,光线很好,是他会喜欢的样子。

    然后在故乡孟春的新阳里,痛哭失声。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作者有话要说:

    这应该算是我第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