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1.看不见的真实(四)(第2/4页)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脱为“部分人的独断”,并且处分参与谈判者来做切割,但若要彻底追究此事,很可能会造成查理曼和阿尔比昂彻底翻脸。此外,这桩事情再怎么洗,也无法改变这是阿尔比昂的大丑闻的事实,将引起盟军内部不稳,光是私下接触异教徒这一点,就很可能引发教会和其它国家的外交干涉。

    因此,为谋求利益最大化,最好是抓住无可辩驳的证据,但不予以公开。以此要挟阿尔比昂,在不引起联军分裂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查理曼和王太子自己攫取利益。

    “毕竟我们的背后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敌人。”

    马奇诺子爵咽下鹅肝酱,用丝毫不见火气的平静语调提醒欠缺政治嗅觉的军人们,余光偷偷扫了一圈周围,再次确认驻奥斯托利亚最高军事长官、奥斯托利亚陆军总参谋长赫岑道夫男爵没有与会后,心里稍稍平静了一点。

    不知道是身为二鬼子的特性,还是气候和饮食上的原因,奥斯托利亚地区出身的贵族里,中二、愤青、暴君的比例似乎格外高,连v.e财团总裁都在一次聚会上说出“奥斯托利亚迟早会出一个把全世界卷入战火的小胡子下士”这样不明觉厉的笑话。或许这只是个笑话。但奥斯托利亚的确是专门出产此类人等的地方,已经死了的海瑙,还活着的赫岑道夫都是这类人。

    弗朗茨.康拉德.德.赫岑道夫男爵,知名的保守派人士,狂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和教徒,深信人类和兽人、教徒和异教徒、异端的“总决战”必将到来。查理曼国内无处不在的财团力量令男爵很是烦恼,他认为“奸商集团”会削弱查理曼的力量,有朝一日会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取而代之。赫岑道夫的对策是设法吞并尽可能多的土地和异民族首先是兽人从而削弱财团在国内的影响力。赫岑道夫始终积极鼓吹要发动“对邪恶奸商集团的预防性战争”,仅一年时间,他就25次主张对财团发动“预防性战争”。如果现在他在这里。那么又将增加一次。

    马奇诺子爵并不认为赫岑道夫对财团的看法有什么偏差。不论财团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他们都已经从方方面面改变查理曼,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公共建设……只要被财团认为是有利可图的,都会遭到无情的入侵。最终落入财团的掌控。反过来这又增加了他们的影响力……时至今日。查理曼与其说是国王治下的国家,不如说是王族和财团共同经营的国家贴切些。若放任发展,财团必定会在“某个合适的时机”朝王国背后捅上一刀。彻底改变这个国家的政体。

    话虽如此,贸然对财团开战也绝非明智之举,先不提财团高深莫测的军事力量,及其盟友海军和提坦斯的存在。光查理曼周围那一群虎视眈眈的邻国就让王太子他们无法放开手脚,一旦无法快速彻底解决财团,还把外国势力给招来,那可就不堪设想了。

    所以,子爵的策略是稳住财团,和外国势力达成某种妥协,或者要挟他们不得干涉国内的政治变动,同时在国内积蓄实力,时机成熟时,引诱财团抢先动手,然后展开反击。

    这种思想就政治理论层面来说,没有错误,其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就是子爵的各种外交活动,以及……一条防线。

    “七日战争”中出彩的是提坦斯,私底下大家却都风闻了一些关于财团私人军队的消息,尽管是些模糊不清的传言,但通过几次交手,王太子一派对财团私军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忌惮的。在关于压制财团,特别是其军事力量的问题上,意见大致分为两派或者说两个极端。

    一派是以赫岑道夫男爵这样的好战份子和军事贵族为首的“主动进攻派”,这群人将“大规模进攻”理念奉为经典的军事思想,鼓吹“预防性战争”的同时,将军人的荣誉感上升到了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不但轻视野战炮兵的火力掩护,还迂腐的认为步兵在工事、排枪齐射、步兵炮面前跑步前进都是对军人荣耀的一种侮辱。这帮人制定出来的战略非常简单,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迎着刺刀和大炮前进才是真正的勇士,只有胆小鬼才躲在壕沟里。”

    他们全然不顾里加城下面对坚固的筑垒体系,进攻方除了遗尸而逃,丝毫未能取得进展的事实,一味沉浸在夺取陶格夫匹尔斯的胜利之中,却丝毫没有认真深入研究其中的前因后果。成天撺掇王太子从亚尔萨斯和洛林塔行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