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不过行家;真缅铃“不摇自鸣”,而假缅铃需摇后方能跳动。万历时做过福建左布政使的徐应秋,见多识广,在所著《玉芝堂谈荟》中,也谈过缅铃,不过比杨慎所述稍大,谓大如龙眼,“得热气则自动不休”。
清初的历史学家谈迁,在他的名著《枣林杂俎》中集,也曾写过缅铃,但取材于《滇程记》。乾嘉时的考据家赵翼,记述他归田后,有人曾携一缅铃前来求售,大如龙眼,四周无缝,因不知真假,便将缅铃握于手中,“稍得暖气则铃自动,切切如有声”,而置于几案则止,无怪乎赵老先生惊叹此“亦一奇也”。
☆、220闺门旦扬名南京城,得命令开办桃花宴
次日一早,东宫太子妃身边的嬷嬷来熙园宣顺平侯夫人入宫觐见。
熙园离皇宫只有一条汉府街的路程,一路上睡莲暗想,莫非此事太子昨晚告知了太子妃?
果然等睡莲入了宫行礼跪拜之后,颜如玉屏退众人,叹道:“那孩子的事情我已知晓,男人们觉得只是个女孩,不过是东宫少一张嘴、侯府多一张嘴的小事,他们那里会知道身为当家人的麻烦,让你为难了。”
十几年了朋友,睡莲直言道:“确实不好养,对她不能淡了、也不能宠,很难把握那个度,臣妾是既担心亏待了小公主,又怕她将来人际交往和婚嫁遭遇尴尬,皇权不能护她一辈子,侯府更是不能。”
颜如玉说道:“太子这次未免失了分寸,幸亏顺平侯找到了她们母女,若是落在赵王手里宣扬出来,皇上和支持东宫的大臣肯定会失望的。”
“这男人呐,总是喜欢图个新鲜,得到手了又会厌倦,太子这些年,也只对一个人用过心,那个人偏偏是个聪明的,凭借一身傲骨,就死活不肯被金屋藏娇。”
以前她只听过魏王有断袖之癖,后来才明白其实准确的说:魏王是个双。
嫁给许三郎后,睡莲心里清楚了太子妃话里的“那个人”是谁——正是燕京盛名不衰的昆曲闺门旦落玉,自打太子到南京之后,他也带着亲手组建的戏班来南京讨生活,落玉号称戏痴,是个不疯魔不成佛的人物,痴迷于戏台上艺术,到了人戏不分的地步,他所求的无非是有一方戏台供他尽情挥洒,所以无论太子如何软磨硬泡,落玉都坚持带着他的戏班跑场子唱戏,金钱和人格都是**的。
落玉刚到南京时,立足未稳,盘踞南京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