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
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
麻蛋,没想到哲学竟然还真的是有点用处的。
胡文海回味了一番绕口的学术语言,这段话刚开始他也没有太过理解哲学黑话比外交黑话更难懂,而且哲学家们不像程序员,总是喜欢自己定义公共变量,名词的理解与日常含义往往完全不同。
比如说那句所有人都知道的存在即合理。
表面上看来,用通俗语言的定义来说,就是事物既然存在,那么必然是有它符合情理的一面。
然而实际上,黑格尔的棺材板早就已经压不住了。因为黑格尔定义的这个合理,根本不是符合情理,而是大致可能也许应该理解为理性。也就是这句话应该这么说,现实的都是符合理性的,凡是存在的,都是一定要灭亡的。
存在和灭亡是一对矛盾,然而存在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灭亡。辩证法不是没有对错的诡辩术中庸之道,不是吃亏就是占便宜的自我安慰,而是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问题的一种方法。
单记着存在即合理的都是学而不思则罔,不用方法论去思考一遍世界观,所谓的三观正实际上和封建迷信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上面资本论这段话用普通人能理解的含义来说,辩证法看待问题是不断运动的,它认为任何问题的理解都是暂时性片面性的。只有将问题从诞生到灭亡都考虑到,才能在这种对立统一中跳出这个问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个人生下来,任何都是不确定的,但唯一确定的是他有一天会死去。活着是暂时的片面的,只有将死亡和诞生结合在一起,合题之后才能将这个过程升华成人的一生。这个人的任何事情,从人生的角度来考虑,才能有意义才能摸到真相的脉搏。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这不过是一种学术理论。但是对于胡文海来说,这却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打开的这扇门,是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虽然不知道它是否能够通往切实的未来,但至少比完全迷失在历史的森林里来说已经好了太多。
放到目前的中美谈判这个问题上来,单纯的计较某个技术是吃亏还是占便宜,都是片面的暂时性的,这也是胡文海迟迟无法摸清未来会如何发展的根本。历史潮流牵一而发动全身,将视角局限到某个政策某个技术上,除非有一台超弦计算机能够模拟整个宇宙,否则是无法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进而预计到未来会如何发生变化的。
这时的胡文海脑海里一片清明,他振奋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情不自禁的在办公室里不断的走来走去。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用辩证法从存在去发现灭亡是最困难的一步。没有如主席那样的大智慧,是无法见微知著,更难以在合题之后将问题升华。
然而对有一个未来可以参考的胡文海来说,最困难的一步却已经给好了他答案。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1946年中国和美国签署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这在当时是彻头彻尾的卖国条约,堪比21条。然而你看到21世纪如果再签这么一份条约,谁能签下来,谁就是中国的大英雄!
现在开放金融当然是最糟糕的选择,是对中国发展最不负责任的行为。但这就又要说到那句至理名言了事情正在起变化!
金融开放当然是可以开放的,但肯定不是立刻就开放。尤其是这里面还很有文章可做,搞贸易保护大张旗鼓赤膊上台把人挡在外面,是最糟糕最笨的办法。这里面最让胡文海印象深刻的,就是未来中国在稀土资源市场玩的手段。
我们当然是市场经济,我们当然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我们当然不会反对稀土资源出口。但稀土资源毕竟还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自己家里玩死你,难道手段还少了吗?
说到底,国内现在最紧要的任务,还是要解放思想啊!有些事情上面之所以这么担心,其实还是太老实了点。
今天的大踏步后退,是为了明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