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元宁眸心一动,旋即垂下眼眸,依旧把脑袋探向窗外。
“你帮我看。”
“盛先生的书院已经筹备妥当了,
元康和元祯都出力不少,书院建在京城外二十里地的柊山,就叫柊山书院。”
元宁不通事务,当初在家中时虽然时常听元康说起,但并不知道他们到底做到了哪一步。
如今听到书院已经筹备妥当,便知家人的生活已经回到了正规,亦是欣慰。
“我大哥是书院的山长吗?”
“当然不是,山长是唐九川先生。元康兄别出心意给自己想了一个头衔。”
“是什么?”元宁十分好奇。
她这个大哥,一向行出人意料之事,不知这一回,又做了什么。
“他自封为柊山书院的庶务长。”
元宁没听过这个头衔。
“庶务长?就是管庶务吗?”
“按字面意思是这么理解,不过他在信里说,他这个庶务长,管一切山长不管的事。”
“哈哈,那就是他管一切。唐先生从前跟我爹一块出去讲学的时候就是什么都不管的。”
元宁想了想,觉得这个头衔实在取的妙极。
“还有一件事,你听了应当欢喜。”
“什么事?”
“卫国公府请的媒人来盛府提亲了。”
元宁霍地抬起头,转过身直直望着陆行舟:“是为谢檀提亲的吗?”
“是。”
元宁仍是不放心,追问道:“是向我大姐提亲的吗?”
“是。”
听到这二个“是”,元宁心中的那块巨石总算是落了地。
谢檀与元慈这一对有情人,总算是终成眷属。
“元祯腰上的伤已经大好,手还不能动,但下地走路无碍了。”
“佛祖保佑。”那一夜在大雄宝殿,元宁跪在佛祖前许的愿望,便是家人平安,长命百岁。
如今看来,这个愿望是定然会实现的。
爹爹封为太子少师,大哥做了书院的庶务长,哥哥伤势逐渐恢复,姐姐嫁给卫国公府的世子……尽管这一世她的遭遇比前一世更差,但只要家人过得比前一世好,那就说明这一世重活得值了。
今日这一封信,是元宁出事以来得到的最好消息。
陆行舟知道她开心,又闲聊起了一些别的事。
“太子大婚的日子已经定了,晋王也在同一天迎娶谢蕴宜。”
元宁继续听着陆行舟说着京城里的八卦消息,重新趴在窗台上懒洋洋的听着。
谢檀比谢蕴宜还大一些,卫国公府此时会派媒人上门提亲,与谢蕴宜的婚期将至应当有关。
像他们这样的大家族,格外注重子女议亲的次序,长幼有序,嫡庶有别。
谢蕴宜的婚事是圣旨定的,谢檀无法赶在之前成婚,但至少也得先定亲,否则便坏了族中规矩。
“这一次,荣国公府为太子妃准备了一百二十抬嫁妆,但卫国公府为晋王妃准备了一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