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氏又羞又怒!
二十五万两,加上巧儿其他陪嫁,是一笔豪奢的嫁妆。
梅氏粗略估算了一下,将来严暮雨的嫁妆满打满算也不足巧儿三成,最大的差额就是这二十五万两。这让梅氏脸上如何挂得住?
郭家之所以让严家将转让费给巧儿,是因为这项技术有巧儿一份功劳在内。换句话说:这二十五万是巧儿自己挣回来的!
郭家,用拍卖证明了郭家女儿的价值!
以前不论是郭织女还是巧儿,说带技术陪嫁,就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很多人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甚至以为理所当然。
比如当年的江家人,用清哑的画稿赚银子,觉得天经地义,因为清哑即将嫁入江家嘛。后来清哑将画稿拍卖了三万银子,才让人们认识到她的价值。其实她价值根本不止三万两。
现在巧儿也继承了她姑姑的智慧和才能,其价值也远非这二十五万可以衡量。
梅氏原本对那“带技术陪嫁”不当一回事的,然这次拍卖砸醒了她,提醒她多么有眼无珠、“得了便宜还卖乖”,更主要是丢人!若是巧儿默不作声地把技术带来严家,哪里会有这些事呢?
想到这,梅氏隐隐后悔。
若她不闹就不会有拍卖。
经此一事后,可以想见郭家女儿将被人吹捧。人们,尤其是织锦世家,会觉得娶了郭家女儿,就好比娶个会下蛋的金鸡。
梅氏没有料错,这次拍卖后,郭家未嫁两个女儿——巧儿的妹妹郭义和堂妹郭芸儿都被人青睐。这些人也不想想,郭义和郭芸儿才多点大?将来也未必就有她们姑姑和姐姐的出息。
然世人都有跟风和从众心理,大家都看好郭义和郭芸儿。再联系郭俭的表现,他们认为郭家血脉中具备纺织方面的天分,郭义和郭芸儿即便不如郭清哑和巧儿,也不会太差。
此是后话。
梅氏现在对巧儿的感情很复杂,再准确点说,是又妒又羡。
她的嫁妆产业到现在还没巧儿多呢。
不过,巧儿的银子就是她儿子的。
当然,这么说并不太准确,准确说来应该属于严暮阳和巧儿生的孩子的,但这不重要啦,总之不会交回郭家就好。
谁知巧儿拿了银子,命陪房去奉州买地,并且指明了这地要和郭家买在一块。
梅氏又按捺不住了,心想这不是变相地把银子往娘家转移吗?郭家真要就拿去,别说给女儿陪嫁。现在说是陪嫁,却又变着法儿往娘家转移,好名声和实惠都让郭家得了,严家成了傻子了!
她这次学聪明了,没敢直接质问巧儿。
她去找陈氏,在陈氏跟前叨咕了一番。
陈氏当即斥责道:“那是她的嫁妆,怎么处置都由得她。好在你没去问她,不然丢人的就是你了。你给我记住:不许过问这事!”
梅氏摸摸鼻子,悻悻地走了。
走到半路,又想起另一件事。
当晚,她把严暮阳叫去,让他在巧儿面前提梅家表妹,和郭家联姻,等说好了,再请长辈出面做媒。
第1174章 郭织女产子
严暮阳诧异地问:“母亲不是瞧不上郭家吗?”
梅氏道:“那不同。现在郭俭做官了。”
严暮阳咧咧嘴,无奈道:“母亲!”
这事巧儿恐怕不能做主。
梅氏不悦道:“什么不能做主?她姑姑出嫁了,还当郭家半个家呢;她为弟弟说一门亲事的主意都不能提了?不是厉害很吗!”
严暮阳敷衍道:“我问问去。”
梅氏这才满意。
她很信心,觉得这事一定能成。这信心不仅来自娘家侄女,还来自巧儿。巧儿可是和梅如雪梅如霜关系好的很,她觉得巧儿会考虑好朋友做弟妇的。
因拍卖引发的各类琐事,也不能一一细述。
且说小方氏和郭家,奉州那边纺织工坊的建立已经到了关键时候。这日,方初和岳父以及二舅兄,加上郭俭和郭巧儿都去了奉州。
清哑在家安心待产,一直到八月份。
八月初五,方初就从奉州返回。
从此,就守在府中,静等清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