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宫廷小说《倾  国_卷二:情繫十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宫廷历史】《倾国 _卷二:情繫十四》─(17-10)(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清穿宫廷历史《倾国 _卷二:情繫十四》─(17-10)

    豪格与沉璧一行十余人,跳江逃生以后,豪格奋力不懈,费尽所有气力,终偕沉璧一块游至江岸。待他偕她至岸边时,早已精疲力竭,若非一股强烈求生意志撑着,真难以负人游至江畔。

    至于沉璧,因体力着实不济,加之不耐寒,意识已然有些涣散。

    而奴才们,仅约一半人数跟上豪格,其余人则仍生死未卜。

    ◆◇◆◇◆

    自沉璧与豪格前往关内以后,多尔衮每日除了上朝议事公忙之外,所余时间便一个人关在书房里,翻阅沉璧所遗下的那本《欧阳脩文选》,每每阅翻,他总习惯翻至〈泷冈阡表〉一文;这篇文章乃数年前皇额娘阿巴亥甫离世,沉璧陪他于草堂守陵时,所为他讲解、开导的一篇文章。因翻阅频繁之故,该篇文章已然有了明显翻折痕迹,毋需细找便能很快地就翻到它。

    今夜多尔衮正于烛火前仔细地阅读〈泷冈阡表〉,未料心头却忽有些紧紧的。他放下书册向窗子看去,正好能透过打开的窗子,见院里的一景一物。

    他深吸了口气又缓缓地吐出,心想:「从未有过这种心头窒闷之感,莫不是……,沉璧发生了什幺事儿吧?」他起身屋里来回地踅步,行至房门口望向远天,安慰自己喃喃自语地道:「有豪格跟些奴才陪在她身边,该不会有事儿才对。」

    他往几案方向走去,复又坐回椅上,继续地阅读。

    ◆◇◆◇◆

    江畔农舍,一切陈置简陋。茅草屋前除养有鸡鸭以外,尚腌了些腊肉风乾,亦晒了些萝蔔乾在竹筛子上。

    农舍里,豪格与几名奴才正在休息,而沉璧则昏睡于房内床榻上。

    待众人用完晚膳时,沉璧已然醒来。见眼前简约居家景象,她心知自个儿已然获救,无生命之虞。

    正巧豪格入内,见沉璧醒来,很是高兴。「沉璧,妳终于醒了。」

    沉璧未语,看了下自个儿身上所穿的衣服,有些愣怔。

    「将妳救上岸后,咱们遇见好心的农夫农妇收留。是这屋里的大婶见妳全身湿透,为免妳受风寒而为妳换上的。」

    闻言,她忙起身跪下。「贝勒爷,多谢您拼死救下沉璧一条性命。」

    他赶紧扶起她来,「我说了,妳生我生,妳死我死。既然都说要保护妳,就一定得做到。」他未再多言。共过患难、历经生死,此刻他仅能以再拦不住深情款款的目光凝视着她。能够安然地待于此处,他深觉宛若重生一般。

    忆及从前替大汗边境布施时,她为救一小男童发生意外之际,多尔衮自冻冰河水里救起自己的情景。此时见豪格目露情深,不禁让她想起彼时多尔衮救下自己回客栈厢房,那当下他凝视着自己的眼神。

    她技巧地先颔首,然后毫不露痕迹地避开豪格蕴满深情的双眸。

    他发现了她的迴避,仅能转而关切地问道:「饿了吧?我请大婶给妳备点儿吃的来。啊?」说完,他转身离开房间。

    ◆◇◆◇◆

    沉璧经数日休养恢复体力以后,豪格便偕她及几名一同捡回性命的奴才,辞别好心收留他们的那对农家夫妇,继续地朝他们下一个目的地──洞庭湖出发。

    自盛京所带在身上的银钱,在落江求生之际葬于江水以后,沉璧与豪格变卖了戴于身上值钱的饰物与古董,凑足了盘缠,和奴才们继续地或舟或车或步行,一路风尘僕僕,好不容易才终于来到洞庭湖。

    洞庭湖畔有座古意盎然典雅的建筑,即古来十分知名的岳阳楼。此楼前身乃为三国时代东吴鲁肃所修之阅军楼,约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乃一座三层盔顶飞檐的楼台。岳阳楼金橙琉璃、朱红廊柱、绛色槛栏,檐宇一飞冲天,气势十分雄伟绮丽。楼台紧倚洞庭湖畔,每至夏季则荷花罗生,朵朵尽是风姿绰约的仪态,温柔妩媚。若夕阳时泛舟湖上,可谓浮光耀金,风情旖旎。

    沉璧见眼前此景,煞是迷醉。她回想起二十一世纪,曾自台北搭车至南投鱼池的日月潭;那里可是精緻山水,与洞庭湖相互比拟,自是各有各的优雅美态。大山大水开眼阔心;精緻山潭怡情抒心,不论哪一种风情她皆十分喜爱。

    沉璧与豪格一前一后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