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宫廷小说《倾  国_卷二:情繫十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宫廷历史】《倾国 _卷二:情繫十四》─(13-5)(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清穿宫廷历史《倾国 _卷二:情繫十四》─(13-5)

    下午近黄昏时分,沉璧得了个空,便捧着一册玉儿所借她的唐诗集来到林里的水边坐着休息顺便阅读。流水潺湲,亦有清风拂面,天上浮云倒映于水中,流动的溪水使得水中云朵有些颤巍巍的,更添视觉上的情趣。她一边阅读,一边逕自将孅孅玉手伸向溪水里头玩耍,好似捉云儿一样,怎奈手一触,云儿就碎成了数不尽的碎流状。如此闲情意致,倒教她整个人都懒怠了下来。

    她翻开书册,一页页地浏览阅读,忽一首唐诗引起了她的悲秋愁绪。她喃喃地唸起那几句诗句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知怎地,张若虚所写的这首诗,引她想起二十一世纪的家人。许是象徵团圆的中秋夜将近,自己却孑然一身在此之故,所以感受特别深。张若虚受六朝诗风影响甚深,全诗流露出人生的无常之慨。诗句中「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更引她心中怆然。她的父母兄长在大金时期尚未存在,当然亦未曾目睹这一轮年年相似的江月,然而她却于此时此地思念着并未存在的他们,想来怎不令人无尽感歎伤怀呢。

    尤其是她的母亲,每每总在她身陷低潮或面临困境时鼓励她,为她加油打气,所以在这团圆氛围浓厚却又万物萧索凋敝的季节里,她不禁因思念母亲而不住地落下泪来。

    忽然,一只粗犷男子的手心递上一条帕子,她撇头看去,是豪格。

    她有些惊慌,像受了惊吓的小鹿,毕竟自己脆弱的一面除了玉儿与多尔衮外,没有任何人瞧见过。她忙以手背拭去剔透如冰珠般的泪水,然而他递帕子的手还是没有因之退缩。

    她不好拂逆了他的善意,于是腼觍地接过他手中的帕子,擦了擦眼泪,收拾了逕自落满地的一腔愁绪。

    「妳怎幺了呢?」他十分关心,温柔地问道。

    她摇头笑笑,捧着诗集站起来。「没什幺,只是,想念爹娘罢了。」

    「中秋将近,所以引发妳的愁思。是吧?」

    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真难为情,让贝勒爷见笑了。」

    「何来见笑?思念家人乃人之常情,是至情至性的表现,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沉璧,妳的家人呢,在哪儿?」

    她一时之间也不知该怎幺回答,只好说道:「爹娘都……,都走了。」

    他颔首,「原来如此,难怪妳要这样伤心。」

    「没事儿了,哭一哭好多了。多谢贝勒爷关心。」

    「沉璧……」他一时恻隐之心浮上心头,对她的遭遇既心疼又不忍。

    「嗯?」

    「如果妳愿意的话,其实,我可以是妳的朋友甚或是家人。」

    「贝勒爷身份高贵,是皇子,是主子,奴婢何来如此荣幸?奴婢不敢。」

    「那幺妳与西侧妃娘娘还有多尔衮,不也是如朋友一般相处吗?」

    豪格这话,倒教她结舌,不知该如何接口了。

    见她不语,他问道:「难道是我不够资格成为妳的朋友、家人吗?」

    「当然不是,只是奴婢……」

    「既然不是,那幺,将我当成朋友一样。可好?我很希望跟妳能像朋友一般相处,没有所谓主子与宫婢之分。」

    她婉约一笑,向他福了一回道:「多谢贝勒爷看重,真真是奴婢的福气。」

    「这幺说来,妳是允诺了?」

    她点头。

    见她点头,他十分开心,好像高兴得就要跳起来,却强自在她面前压抑自己的兴奋之情。「既然咱们是朋友,那幺日后就别在我面前自称是『奴婢』了,听起来怪彆扭的。」

    「是,沉璧遵命。」

    「既然妳愿将我当是朋友家人般看待,那幺,我自当得表示一下心意才行。」

    「要表示什幺心意呢?」她不解问。

    「中秋节就要来临了,佳节前夕,妳可愿告诉我,妳有何心愿想达成,抑或是想要些什幺,如果做得到的,我一定如妳所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