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了一番美女,感受了一遍胸口的风龙卷和肾域,方卓抛开了杂念,再度拿起了行山剑。
行山剑的玉简,方卓自从拿到手还是第一次看。
山无常形,山无路。行山剑第一句。方卓皱了皱眉,看下去。
提剑行山间,剑随山形变。高低起伏,左右忽焉。一脚起高低,一脚踏山岩。山石竹木拦路,清溪流瀑多变幻…………。
这一篇开头,方卓逐字逐句读来,渐渐明白了行山剑的道理。
行山剑共分两个层次,第一层就是山无常形。这一层次,每一剑都会有极大的变化,并且变化的往往十分的突兀。因为剑随山形变,人在山中,脚下无路,这一步高,下一步可能就低。这一脚往左,下一脚可能就要往右。这几步顺顺当当之行,下一步可能就要绕弯避开山石竹木。借助山形的种种突兀的变化,来控制剑招,这一招或许直劈力斩,气势汹汹,下一招可能忽然退走,绕身剑走偏锋。总之,这第一层可以说极尽了剑招、步法、身法以及力量和灵力运用的种种变化。
第二层,山无常势。山势起伏不定,或巉岩危耸,或舒缓平直,或巨石林立,或深峡巨壑。剑势以山势为神,劈斩如飞瀑千丈,横扫如松涛穿谷,直刺若危石插天,挥撩若深壑一线。
这一层,主要修炼的是剑法中的气势,剑法展开,带出山势变化的种种。
方卓看毕前面的介绍,总觉得对行山剑还是有些模糊。他翻开剑招,看下去,只看了三招,就开始微微苦笑。
怪不得那日楚行云老祖说道方卓气血足,力气足,适合练习这行山剑。怪不得他说这行山剑出了名的难练,主要是因为修炼者的体质不足。也怪不得苦剑宗掌教给他讨要多次他都没有给,却给了方卓。
这行山剑,还真的是十分难练!
这一式右脚急上,身躯前压,大力向右前方劈斩下去,而下一式猛然身体后撤,也没有转圜衔接的中间动作,直接要求长剑向左后方直刺。这怎么能做到?
这一式腾空向斜上方直刺,下一式身体蓦然下压,整个身体低伏,要求向后方挥砍削击对手的小腿。这怎么可能做到?
这一式身体回旋,长剑斜斩整个身体扭成了麻花状,劈砍路线经由身前一直斜到了身后;下一式要求向后腾跃,伴随长剑斜斜上撩。这又怎么可能做到?
这些动作每一式都不是特别的难,但是要想衔接起来,却无法做到!
方卓傻眼了。
这样的动作,要求连贯起来,那么对一个人力量、肢体、每一个关节每一丝肌肉的掌控需要强大的极点!这样的动作对于修炼者每一个动作的角度、力度、速度、身法、步法、手法等等等等,都要求精确到极点!
就算是这样,你一招劈砍下去,招式已经走老,力道已经用老,肢体已经完全顺应动作而展开,立刻转为另一个完全无法衔接的动作,需要何等的力量何等的强制变化?!
方卓忽然感觉创造这个剑法的人,绝对是个疯子!
但是同样的,这个人也是一个天才!绝顶的天才!
方卓不敢再往下看,生怕后面难度太离谱,乱了自己的心。这么一套简直可以用胡闹来形容的剑法,该怎么练?
努力的让自己平静下来,方卓抱剑而起。
第一式,上步斜斩,身形动作都要到位。方卓连续练了四五次,确认自己已经达到了剑法的要求,于是斩出一剑,蓦然回身向后直刺。这第一剑的力道根本无法回拢,第二剑如何能刺的出去?而且按照剑法的灵力运行,方卓的灵力根本没有送到剑身,就断开了!
这里面居然还有一重灵力的考验!
方卓真的傻眼了。
这里里外外看来都需要实打实的钻研苦练一番才能做到。楚行云老祖既然把这部剑法给了自己,那么肯定这部剑法就应该能练出来!可是这如何练,就需要方卓自己慢慢琢磨了。
方卓随手抽出一把普通的长剑,再试一次。
一剑斩出,收力回刺,铮的一声,力量剧烈的回拢逆转,居然把长剑从中间硬生生震断!方卓提着手中的半截长剑,看着前半截在扭曲的劲道下螺旋着远远飞出,不由暗暗苦笑。
怪不得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