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之人为王门世子。可惜又是个纨绔子弟,笔不提,书不拿,只知寻花问柳。素钗当是不同意,父亲大怒斥自傲,母亲急随闺房内问女心思。
“钗儿啊。我与你父只生你一个,也将年方三七,自是希望你能得一富贵郎君,少不了你一生之用,我与你父便是赴泉也瞑目。”
“娘亲啊,女儿不求富贵郎君,惟求一个如意郎君,才德不缺正派之人。那些个王门豪孙算甚富贵?虽家产万千,却一个个獐头鼠目,无福容,无贵相。只靠祖上留财,谁知哪日将败光,那时便是寻常百姓家亦不如。”
哪知这王夫人未劝通女,却将女伤心事劝上心来。知己难求,如意心上人也如此难得。已到出阁之时,怕是躲得了今日,逃不过明日。推得了这个,辞不了那个。素钗长叹一声,命难圆满!
竟是几日吃不下饭,寻医来看才知是心结于胸,须解心结,非药医。其母愁极,道是:“女儿有何想不开,不妨和母说来。母女有何话不可讲。”素钗瞒言:“无大事,只是日日在家闷的要紧。”王母一悦:“小事,过几日便是寒食日,可出去四下走走,解解闷。”素钗应诺。
自将茶楼之事说于大哥听后,灵筠就被禁步房中。“安心读书,不可出去再胡闹。”灵筠心中当是不服:“书已读够多,难得到京城该是出去逛逛。”虽不乐意,但也无奈听命大哥。最主要的是灵筠心中亦有所想:既然准备几日后参加科举,何不好好读书,取个好名次,拿个功名来。却也不想着出去玩耍,关窗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纳闷大哥到京几日究竟所忙何事?
第四章
没几天寒食节就到了,天公给了个开颜。原本热闹非凡的京城更显的拥挤。一条正玄街被涌的无立足之地,品心阁今日原本冷冷清清。这也难怪,寒食都出去祭祖,踏青,谁会来茶楼里喝茶。之所以说原本冷冷清清是因为后进来一人又引来一群人。准确说,两人。素钗带着丫鬟原本想出郊踏青,又嫌人太多所以来茶楼里歇一歇。听闻这茶楼是名士必来之地,故闻名而来。没想到名士没见到,登徒浪子见了不少。进门坐下后,身后便跟进一群无聊之人。丫鬟苹儿直拿眼瞪那些个不懂规矩上下打看小姐的人,恨不能告诉夫人挖了他们双眼。素钗倒不在意,只管喝茶歇脚。这也不能怪人家,一是不知道这是丞相之女。二是这女之貌实在让人爱,看一眼就不愿拿开。
临窗而坐,素钗捏着一小块枣饼在手里把玩,眼望楼下闹街,并无心吃。但见街边小面摊上一吃面人,那人一身青衣,看不清正面,却也分外引人注目。处于闹市却似古井,身置人杂犹如磐石。气稳,心淡,神定。忽而不知楼下出何事惊动了他,快扒两口碗中面,着急仍下饭钱匆匆离去。看到狼吞虎咽,与方才不符的孩童般吃相,素钗一笑。目光尽有些不舍的跟着那人去。
当下即觉闹街也无甚可看,秋波流转回店内。看到数双眼睛对自己不眨眼盯着看,心中一恶。躲过馋眼,随意扫视店内,清雅舒心装饰,正墙挂着一副裱起来的字引起素钗注意。移莲步到跟前细品。但见一文字字珠玑惊佳人,愈看愈痴。
遂差丫鬟叫来老板问谁作?孙老翁面带骄色:“乃一小兄弟所作,年龄与姑娘差不离。方才还来店内要吃寒食面,只可惜小店没有,公子才去。”
闻言年龄与自己差不多,素钗心中更是敬佩,果真是英雄出少年。问孙老翁讨原文来看,孙翁面露难色:“可惜前几日已被另一位公子买去。那公子似是权势人家,不好不卖。”
素钗大悔,早知自己先买来。还想再问公子细节,孙翁却已被人叫去忙事。
灵筠今日本是在房中细钻百家兵法,大哥推门而入,看到灵筠如此用功,眉眼一开,笑道:“筠儿,今日可不必如此用功。寒食自当出去踏青,游玩。”
灵筠面带疑惑:“今日是寒食?”
“不错。”
“哈哈……那自是应该好好出去玩耍一番。”说罢将书卷仍一旁,整衣正冠踏出门。
两人同行没几步平筠又去忙着办事,千言万语叮嘱灵筠自己小心。灵筠暗自高兴,正怕与大哥在一起被管头管尾。先到孙老爹那里晃了一圈,本想吃碗寒食面,偏遇只有点心无面食。也是,人家是茶馆又不是饭馆。只得出门寻一面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