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元……这是税前收入吧?”
“不,是税后的。”
“税后10000元!天哪,你们的店长也拿不到这个数吧?”
对于叶依人的高收入,老头子很有些惊讶,这个收入在30年前也算是高的——用失去的30年来形容1985年以来的大中华经济是非常合适的,由于劳动人口的持续下降和总人口的减少,整个帝国的经济一直被通货紧缩和增长乏力所困扰,以至于30年来人民的收入水平不增反降。
当然,考虑到物价、房价水平也在同步下降,大中华人民的生活水平其实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如叶依人这样的年轻单身女性。即便是自己租房居住,每个月有2000元收入就能过得非常舒服了。
一般来说,这些年轻女性都是以成为家庭主妇为目标,30岁后就会退出职场,因此不会考虑升职加薪,自然也不需要加班装勤奋,准时到按时走就可以了。也没有老板或是经理会主动要求基层的女性职员加班,这不符合眼下大中华帝国的企业文化,还容易遭到工会的指责和刁难。所以这些年轻女性有大把的时间和足够的金钱可以用来享受生活,也没有什么努力的动力。当然这样消极的生活态度在习惯了拼搏和努力的叶依人看来,每天的生活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不过在来自山区中小城市的朱济世看来。叶依人一样是个不知上进的女孩子!
“你很需要钱吗?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困难?”工会老干部关心地问着。“如果有困难,工会可以提供一些帮助的。”
这个时空的工会领袖不是上面指派的而是劳工投票选举的,所以工会干部一般都很虚伪。会假惺惺地替劳工说话,关心劳工的收入,还会组织各种各样的罢工和抗议为劳工谋福利——顺便提一下,现在的大明劳工都已经拥有选举权了,因为每年10元的选举权纳税(并非单指所得税,消费税、房产税都可以,按照这个时代8%的消费税标准。只需要购买125元的商品就达到要求了)标准从来没有提高过,因而现在大明帝国的政治版图已经和一百多年前大不一样了。变成了保守党(由济世青年党和东林党合并而成)和社会党轮流执政了。
一听到“家里”。叶依人的眼圈就有些红了,因为她已经没有家了,所以特别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哪怕只有她一个人……
“我想买房子。所以需要用钱。”叶依人看来不是那种会把买房子的责任推给男生的女孩子。
“啊!买房子?!我没有听错吧?现在还有年轻人在为房子拼命工作?”
老头子瞪大了老眼盯着叶依人看了又看,最后长叹一声,“听你的话好像又回到了四十年前我年轻的时候了,那时候上海府的地价房价飞涨,比现在贵上七八倍,排屋根本供不应求,需要摇号抽签才能买到,常常要排上10年的队才能买到。因为房子的事情,社会党还组织工人上街抗议。保守党政府还被不信任案给弄倒台好几次,皇帝陛下把浦东的行宫都拆了盖排屋了……不过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个时候好。那么多年轻人从各地涌进大上海,城市里面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在盖房子卖房子,经济真是繁荣啊。可是现在上海府每年空出二三十万套房子没有人住,没有人啦!”
“每年空出二三十万套住房?”叶依人愣了一下,随即就明白是因为人口减少的缘故了。虽然有外来人口的补充。但是上海府还是在几年前陷入了人口不断减少的泥潭,大约每年减少二十万人左右。还有大量的老人住进养老院。因此空出了大量住宅。
实际上,上海府的情况还不算糟糕,这里毕竟是大中华的经济中心,真正糟糕的是偏远一些的府县,许多县城里面的年轻人好像消失了一般,都是老人的天下。更有些县城因为没有人口或人口太少,干脆被放弃成了空城……
由于连续几十年的“少子化”和人均寿命延长,大中华诸国面临的人口危机比表面上的人口减少数字严重得多。现在虽然还有24亿1000万人口,但是其中的年轻人却比1900年时的大中华帝国还要少上许多!行将就木的老人不仅不是住房市场的需求方,反而是潜在的供应方。当一座城市中去世的老人多于出生的婴儿和涌入的外来人口时,房地产市场自然是长期不振,而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又反过来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