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道天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37章 走进新时代(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第2237章走进新时代

    十二月底,张一凡在南河省视察工作。

    南河省位于黄河流域,古中原之地,具有历史悠久的中原文化。

    但这片古老的土地,在改革开放之后,并没有随着沿海城市发展起来。内地,不管怎么努力,总是跟不上沿海的步伐,因此,这里的农村经济自然也落后于沿海。

    在沿海一带,政府可以通过买地来增加财政收入,而在内地纵有千万亩土地,也无人问津。

    十二月的天气,在北方已经有些冷了,寒风呼啸。

    张一凡一行走在农村的公路上,他们没有坐车,选择了步行。

    此次视察,由省政府一把手和市长相随,在张一凡强调轻车简从的前提下,随行人员一减再减,前后不过二三十余人。政府领导不多,记者倒是有好几个,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和公安人员。

    风很大,他们多次要求张一凡上车,张一凡说这点毅志力都没有,怎么领导农业工作?想想那些工人,农民,他们是怎么过日子的?

    张一凡在省里的见面会上强调,工作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靠拍脑袋解决问题。

    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朋友的生活现状,我们才能抓好农村经济改革。

    因为前段时间三令五申,要求各省参照江淮模式,把农村经济改革好。所以,这一路走来,倒是让张一凡很满意。

    以前大片大片的荒地,现在都被挖翻了,记得他以前去农村,总是看到一片又一片的荒漠,很多良田被荒废,很多菜地没有人耕种。

    张一凡当初就骂了这些地方干部,说他们没脑子,因此一怒之下,把地方乡镇一级到村委会的干部通通一窝端了。

    看到远远近近的土地,张一凡指出,要尽量在开春前后,将树苗种下去。

    旁边几位地方干部,纷纷拿着本子和笔在做记录。

    中央这几年,会加大拨款力度,帮助地方搞活农村经济。

    这些地方干部听张一凡这么说,纷纷拍着胸膛保证,一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张一凡对这句话非常不满意,什么叫完成任务?正是因为这种完成任务的心态,才造就了很多因素导致地方干部把工作当成任务,做完了事。

    张一凡摆摆手,“不要忙着立军令状,要保证植树的成活率,要从根本是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要多层次,多种经营模式一同进行。发展农村经济,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能养殖的地方搞养殖,能植树造林的地方植树造林。反正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旁边的人就连连应道,“对,要因地制宜,不要死搬硬套。”

    走到前面,有一个占地几十亩的水库。这个水库并不大,水库边上有四五家农家乐。这让张一凡不由想起当年音姐在通城开的农家乐,不过眼前这些人的眼光可比音姐差多了,也没什么水淮。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这些农家乐看起来还不怎么成规模,应该是新开不久。

    张一凡站在水库大坝上,发现这里的防汛工作还是非常不错。

    市长叫人把村长找过来,张一凡跟村长谈话,从村长的口中得知,他是这一届新上来的村长,水库属于村里的财产之一,因此这里的鱼都是属于整个村民集体所有。周围这几家农家乐从水库里捞上来的鱼,是必须花钱买的,这些钱都交给村委会,每个月卖了多少,以及村委会的一切费用开销都公布在村务公开栏里。

    听村长这么说,张一凡就表示很满意。农村能整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村长说的话是真是假,需要群众来证实。

    在村长带领下,走进了一户农家。

    这户人家是搞农家乐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瘦个子,不是太高。

    听说国务部的首长来了,老板挺拘谨的。

    张一凡和颜悦色地问道:“这农家乐开了多久了?”

    老板忙道:“一年多点。”

    张一凡看到了,农家乐里有二名服务员,老板指着她们道:“都是自己家里的亲戚,来帮个忙什么的,再加上老婆子,有时忙的时候媳妇也帮把手。”

    张一凡问,“生意还好不?”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