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兵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过境(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驰援东都洛阳,可谓是铁血军最大的一次行动了,自铁血军诞生以来,都是在山南西道的范围之内活动,最远也是到山南西道所属的洋州,这说起来都算是在地盘之内的活动,可这一次的情况不一样了,铁血军需要跋涉一千多里地,到毫无后勤保障和群众基础的洛阳去鏖战,面临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征伐不是儿戏,不是嘴上逞强就可行的,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特别是穿越的李儒沛,深知群众基础的重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作战,双眼一抹黑,斥候所能够侦查到的也就是地形地貌,对于其他的情况一无所知,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凡属侵略性质的战役,不管开始是占据了什么样的优势,最终都是失败的。

    大军出发之际,李儒沛明确提出了要求,铁血军的军纪需要严格执行,行军过程之中,不管遇见什么情况,都不准损害百姓的利益,若是有人想着劫掠百姓,出现烧杀**之行为,不问缘由,一律斩首示众,这是铁的规矩,没有任何通融的可能性。

    既然是铁血军,就要有铁的纪律,特别是在初始阶段,不能够出现任何问题。

    行军路线早就确定下来,从梁州到洋州,接着进入到山南东道所属的全州,从全州直插东都洛阳,行程一共是一千三百余里地,铁血军虽然有着足够的战马,但行动也不可能太快,主要是后勤军需这一块要特别照顾,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是必须要保证的,这是行军打仗的基础,两万大军的消耗是很大的,征伐的时间至少在半个月以上,粮草不能够保证,队伍肯定乱了。

    铁血军驰援东都洛阳,行动需要保密,不说绝对保密,至少不要大规模的宣扬,最好是铁血军抵达洛阳的时候,黄巢还不知道铁血军驰援的消息,那样就能够让黄巢猝不及防。要做到这一点难度是非常大的,可以想象,两万大军的规模和响动是不小的,沿途肯定会引发诸多的注意,甚至可能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但好处也是有的,那就是这个时代的通讯特别的不发达,铁血军大军出动的消息,不会很快传播开来,只要铁血军行动迅速,恐怕抵达东都洛阳之后,黄巢还不一定能够得到消息。

    十一月底,铁血军从梁州出发,两万大军分为前军和中军,前军由高驰邦率领,中军由李儒沛坐镇,黄彪跟随李儒沛行动,宋虎留在梁州,协助钱世渠和马皓轩等人护卫山南西道的安全。

    与以往所不同的是,秦二黑成为了李儒沛身边的传令兵,谢玉鑫成为了李儒沛身边的谋士,按说这两人是没有资格出任此类职位的。

    成为了彝王,兼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儒沛真切感受到了人才的重要,毕竟他崛起的时间很短,身边的人才还是有限的,想要成就大事,身边没有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人才的事情不能够着急,特别是在唐末这种纷繁复杂的局面之下,历史上的记载,唐末造反的人特别多,特别是皇室逐渐衰微之后,各地的节度使都是自立为王,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五代十国,出现了诸多的皇帝。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能够统领天下的强有力的王朝,让稍有能力的人权力欲望都无限制的爆发出来了。

    李儒沛需要培养绝对忠心自身的人才,至少左右的心腹必须是绝对忠心的,哪怕这个过程稍微的漫长一些。

    皇室子弟和亲王的身份,能够帮助他省去很多的事情,忠君思想还是目前最为行得通的招徕人才的办法。

    高驰邦、黄彪、宋虎、严复和赵来宝等人,是铁血军的骨干,也是李儒沛完全能够信得过的心腹,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磨合,这些人也知道了他的能力,绝对忠心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文官队伍之中,马皓轩、于承惠和谭明晓等人,以前就是朝廷的官员,希望能够施展抱负,到了李儒沛的身边,看到了这样的机会,一样会努力的做事情,钱世渠、谢国喜、谢玉鑫和秦二黑等人,则是完全依靠李儒沛的提携,他们只有全身心的效忠,才有好的前途。

    故而好好的培养谢玉鑫和秦二黑等人,就是李儒沛必须要认真思考和做到的事情了,当然他还需要提携更多的人才。

    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李儒沛毅然赋予了谢玉鑫和秦二黑等人重任,目的就是要锻炼他们,让他们早日成长起来。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