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准备事宜,一天之内就完成,其实大家都明白,铁血军为了驰援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早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军士刻苦训练,粮草等物资不断的被集中,甚至有军需官出去采购粮草,这说明行动迅速的背后,是有着不一般的战略远见支撑的。
李儒沛依旧在厢房忙碌,他重点思考的是这场战斗该从什么地方取得突破,这不是一场铁血军与黄巢大军最终的决战,也不可能成为决战,事实摆在面前,若是铁血军与黄巢的大军拼的两败俱伤,自然有人站出来获取好处,到时候山南西道保不住了,铁血军就失去了根据地,甚至可能面临与黄巢一样的命运,遭遇到他人的追杀。
唐朝末年就是这样的情况,朝廷形同摆设,大权掌握在宦官的手中,还有诸多强悍节度使的手中,人家可不愿意看见铁血军独大的局面出现。
这种思考很是痛苦,李儒沛始终没有找到最佳的突破口,在他看来,铁血军与黄巢大军的厮杀,很有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毕竟铁血军斩杀了黄揆,与黄巢之间有着不可戴天的仇恨,相信黄巢与憋足劲厮杀的。
李儒沛也曾经征求过高驰邦等人的建议,众人也想不到很好的办法,战争和厮杀是不可能完全掌控的,实际情况会如何,那需要面对具体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马皓轩进入到了厢房。
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得到李儒沛的信任,而且在李儒沛身边这么长时间,马皓轩的感慨是很多的,他分明感受到了李儒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风格,在李儒沛的手下做事情,是很舒服的,能够有着不错的自主权,很少受到干涉,只要是在原则大框架之下做事情,哪怕是事情做得不是很好,也不会遭受到太多的训斥。
马皓轩是读书人出身,做官一直都是在京城,看到了很多的阴暗面,不自觉的也吸收到一些官场上的潜规则,可是在李儒沛的手下做事情,好像不需要这些潜规则,大家都是按照规矩来办事情,该做的事情,绝不含糊,不能够做的事情,多说也没有作用。
读书人希望能够名垂青史,希望能够做出来一番大事,在李儒沛这里,马皓轩分明看到了希望,他认定了,只要忠心耿耿跟随李儒沛做事情,一定能够青史留名。
故而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马皓轩调整了心态,竭尽全力为李儒沛做事情。
从能力上面来说,在署理政务方面,马皓轩强于于承惠和谭明晓等人,更不用说谢国喜等人了,毕竟马皓轩曾经担任吏部考功郎中,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职位,主要负责对官员的考核,接触到的事情和需要面对的难题是很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强一些。
进入到厢房之后,马皓轩发现李儒沛脸色一直都很严肃。
“王爷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李儒沛点点头,没有隐瞒。
“此次铁血军驰援东都洛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某不想铁血军与黄巢的大军决战,铁血军的目的就是赶走黄巢,可从目前的局面来看,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困难很多,若是两万铁血军将士与黄巢二十万大军捉对厮杀,恐怕铁血军会遭遇到惨重的损失,牵一发动全身,铁血军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
“王爷是担心这个问题吗。”
“的确,不知道你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建议。”
马皓轩是文官,在作战方面,李儒沛很少征求文官的意见,在他的印象里面,文官熟知军事理论的很少。
马皓轩没有犹豫,很快开口了。
“属下倒有一些想法,属下记得王爷率领大军征伐黄揆之时,很快就结束了战斗,后来属下专门询问了高将军和黄将军,如何能够如此之快的就结束战斗,全歼黄揆率领的两万大军,高将军和黄将军的回答,令属下很是佩服,王爷定下计划,一举斩杀了黄揆,这就导致两万大军失去了核心,最终必败无疑。”
马皓轩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李儒沛的眼睛瞬间亮了。
“马典军,你说的很好啊,某为什么没有想到啊,黄巢麾下有二十万大军,军士人数多自然是好事情,但如此庞大的队伍,可不是那么容易统领的,其麾下的大将和谋士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是能够斩杀其中的一人,一定能够让黄巢知难而退。”
“王爷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