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的心炼之法以七情炼化寒魄,所谓的七情当然不是凡人所谓的七种情绪,其实是三火衍七相。所谓三火,一为身中火,二为心中火,三为天之火,身中火发于其身,心中火便是其正定之念,而天之火则是来自于火灵神树的火之神。三火齐聚,衍于七情之中,所以其实应该说是七情之火。此火有染化之功,所以才会激荡一边全神贯注看着寒魄变化的兰瑶产生七情之变,不过她并非七情之身,对于其中一些变化并无所受。
一般修行人当然也能修成三火,但是三火衍成七相却是未必了。在道门修行之中,当三火出现,往往是修习静功,以涵养三火,使之得到滋养而不用,称为含光固济之法。佛门之中也是如此,虽无三火之名,但是静定之功则是相同的。这一点就看出御龙诀和其他修行的不同之处了,三火衍为七相,发用而不散,无偏无僻,无得无失。
这块寒魄本是陆正在习练白衣人师父所传授的感应物性之道的时候,偶然在溪流之中所得。天地有宝,散落天地之间,蛮荒之中有造化之奇,修行人随机缘而得。这块寒魄就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天材地宝,物性精凝,可以作为炼制神器的材料。当时白衣人师父就说假如陆正学过御山诀,就可以将之炼化成器,十分适合用来炼制山宗法器。
七情炼化只是第一步,完成了物性凝炼和激发的过程。寒魄从方圆不整的状态变成了一块可以放在掌心的一个圆块,不薄不厚,晶莹润泽,内种仿佛还有七色彩光不时山洞,显得精美异常。对于炼器来说,这当然还没有完成,只不过是寒魄本身物性被完全的唤醒和激发,但是陆正尚未赋予其真正的妙用,炼器之道接下去的一部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赋予法器真正的灵性和玄妙变化。这不仅仅需要炼器者本身对于所炼制的材料的认识之精准。更是神念达到一定程度的修为。更够赋予法器炼器者本身法力之中所具备的的种种玄妙。
一件法器之妙用除了来自于法器本身的物性,更重要的是炼器者如何去炼制,其中的过程也是一种人和物相互协调的过程。法器妙用不可能脱离物性,但是其物性如何与修行人的神念法力融合。承载神念法力所赋予的变化。其中便是火候和经验的问题。这情形有点像是修行界之中师父调教弟子。弟子本身适合修行哪一种法诀,这是先天的资质,但是其问题如何。成就如何,还是与师父的指教和点化有着莫大的关系。
陆正在炼制这块寒魄的时候,旁观的除了兰瑶和远处不敢轻易靠近的其他建木之精之外,还有就是在玉佩之中的白衣人了。相比兰瑶之惊奇,白衣人可是不遑多让,而且可能比兰瑶更为赞叹。
兰瑶所惊所奇是整个炼器过程之中的变化之异相,而白衣人的赞叹则是来源于对陆正炼器过程之中对于七情火的精微掌控,拿捏火候简直是不亚于任何一位炼器的大宗师,只怕是地宗长老任道直来炼制这块寒魄,恐怕在初期的唤醒激发物性,也只能到达这个程度了。
白衣人深知其中的难处,而且要知道陆正这可是第一次炼器,而且四周环境如此杂乱,炼器大师炼器那可是要闭关杜绝一切滋扰的,哪能像陆正一样,直接就在天地之间,周围那么多建木之精的注视之下,不避三光,如果其他的炼器宗师看见,简直就要开骂了,哪个什么也不懂的师父教出来这样二愣子一样的徒弟。当然了,白衣人并非不知道这一切,但是他所传的心炼之法与修行界的炼器之法有着极大的不同,恰恰要的就是这份环境,要知道如此一来,陆正可是在天地之间,万物之中炼器。
接下来本来应该是赋予寒魄种种妙用了,依照白衣人师父的说法,陆正应该以御山诀的法力,将寒魄的物性凝炼成一种山气,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陆正修炼御山诀,凝炼形骸,而且这块寒魄会成为一件极为趁手的法器,用来施展山宗种种法术。
在山宗之中弟子门人最重要的就是在修成道身之后,行遍天地之间,寻找合适自己的名山,凝炼山气作为接下去修行的基础,以及成就自己的一件本命法宝。这块寒魄就非常适合凝炼成一件这样的法宝。但是出乎白衣人意外的是,陆正并没有继续这样做,而是收了法力终止了继续炼器的过程,让这块寒魄成了一件半器,也就是没有完成器的半成品。
兰瑶虽然跟这个修行人陆止一赌气,但是还是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