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浩劫重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核聚变(资料可跳过)(第2/3页)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比,east是使用资金最少、建设速度最快、投入运行最早、运行后获得等离子放电最快的先进核聚变实验装置。

    “这意味着人类在核聚能研究利用领域取得重大进步,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李建刚说。

    人们认识热核聚变是从氢弹爆炸开始的。氢弹爆炸时释放出极大的能量,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而科学家们却希望发明一种装置,可以有效地控制“氢弹爆炸”的过程,让能量持续稳定的输出,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危机。

    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了耗资46亿欧元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这一过程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

    中国于2003年加入iter计划。位于安徽合肥的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是这个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国内主要承担单位,其研究建设的east装置稳定放电能力为创记录的1000秒,超过世界上所有正在建设的同类装置。

    east大科学工程总经理万元熙教授说,与iter相比,east在规模上小很多,但两者都是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即两者的等离子体位形及主要的工程技术基础是相似的,而east至少比iter早投入实验运行10至15年。因此,无论从人才培养和奠定工程技术及物理基础的角度上说,east都将为iter计划做出重要的、实质性的贡献,并进而为人类开发和最终使用核聚变能做出重要贡献。

    不过,万元熙研究员说,虽然“人造太阳”的奇观在实验室中初现,但离真正的商业运行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它所发出的电能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进入人们的家中。但他预测,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状况,这一梦想最快有可能在30-50年后实现。

    万元熙说,未来的稳态运行的热核聚堆用于商业运行后,所产生的能量够人类用数亿年乃至数十亿年。从长远来看,核能将是继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的主要能源,人类将从“石油文明”走向“核能文明”。

    [编辑本段]原理

    简单的回答: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

    原子核发生聚变时,有一部分质量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

    只要微量的质量就可以转化成很大的能量。

    两个轻的原子核相碰,可以形成一个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这就是聚变反应,在这种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称聚变能。聚变能是核能利用的又一重要途径。

    最重要的聚变反应有:

    式中d是氘核(重氢)、t是氚核(超重氢)。以上两组反应总的效果是:

    即每“烧’掉6个氘核共放出4324mev能量,相当于每个核子平均放出36mev。它比n+裂变反应中每个核子平均放出200/236=085mev高4倍。因此聚变能是比裂变能更为巨大的一种核能。

    核聚变能利用的燃料是氘(d)和氚。氘在海水中大量存在。海水中大约每600个氢原子中就有一个氘原子,海水中氘的总量约40万亿吨。每升海水中所含的氘完全聚变所释放的聚变能相当于300升汽油燃料的能量。按目前世界消耗的能量计算,海水中氘的聚变能可用几百亿年。氚可以由锂制造。锂主要有锂-6和锂-7两种同位素。锂-6吸收一个热中子后,可以变成氚并放出能量。锂-7要吸收快中子才能变成氚。地球上锂的储量虽比氘少得多,也有两千多亿吨。用它来制造氚,足够用到人类使用氘、氘聚变的年代。因此,核聚变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在可以预见的地球上人类生存的时间内,水的氘,足以满足人类未来几十亿年对能源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上的聚变燃料,对于满足未来的需要说来,是无限丰富的,聚变能源的开发,将“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需要。六十多年来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已在这方面为人类展现出美好的前景。

    典型的聚变反应是

    411h—→42he+20-1e+267x107ev

    21h+21h—→32he+1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