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年代致富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致富记_分节阅读_37(第1/3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王胖子老婆有些犹豫的看着王胖子,王胖子豪爽的说:“试试呗,试试又不要钱。”

    女人进了试衣间,不一会穿了一件豆灰色的格纹呢子风衣出来。

    danka主打中年人的奢侈品牌,这件风衣是专门给三四十岁的女性设计的,八十年代的流行宽肩设计让她娇小的个子显得挺拔的不少,a字下摆裙设计则让干瘦身材的她显得细腰丰臀的,颜色简单大方,刚才还很简朴的王夫人立刻显得气质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王胖子哈哈大笑,道:“呵呵呵,还从没看你穿成这样子过,是好看!”

    王夫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边低头摸着料子边说:“呵呵这种衣服款式,过去都是资本家和地主穿的,我穿不合适吧?1000多块钱呢!太贵了”

    “你这个人,这点钱算啥!”王胖子有些恼:“我说好看就好看,你看你每次和你那几个老乡们出去吃饭,都穿的要多寒酸有多寒酸,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王胖子没挣到钱呢!不就一千块钱嘛,我给你买!”

    “真的?这么大方?”王夫人立刻眉开眼笑。

    “买买买!”王胖子乐呵呵的说。

    小兰和任慧一听这话,立刻兴奋起来,又拿来了一堆男女服装给两个人选购,两人又在店里流连了一个多钟头,选了七八件衣服,终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乖乖的,居然买了5000多的衣服!”任慧目送两人走远,不禁赞叹道。

    冯笑笑说:“这有啥,有钱人哪在乎这个钱啊,你知道他们王胖子川菜的6间店一个月的营收有多少吗?”

    冯笑笑伸出了两只手指。

    “两万?”

    “二十万!”

    任慧赞叹道:“啧啧,太有钱了!怪不得!”

    冯笑笑心想,还好总算做成了第一单生意,看来这个思路是没有错的。如今的中国没有贵族,但是遍地都是暴发户,只要能想办法把这些暴发户找出来,就能找到danka的客户群了。

    *

    第二天,冯笑笑早上先跑了一趟报社,花了500块钱在《宁城晚报》的文化版等了一个月的开业酬宾的广告。

    下午,她带着黄页书去了市图书馆,把这几年的《宁城晚报》、《宁城日报》都借调了出来,根据报纸上对于宁城企业的报道,尤其是对私营个体户的宣传,把黄页上的相关单位一一勾了出来。

    这个年代还没有私营企业,只有个体户,宁城加上周边的县市,大概叫得出名字的知名个体户能有一两百家,搞餐饮的、卖鞋子的、建房子的、搞砖窑的……冯笑笑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的吓了一跳,她原以为宁城是个小城市,没想到有钱人还就真不少。她已经明显感觉到,1987年和三年前相比,大家手里的钱明显多了许多,看来人们越来越富裕的趋势还是没有错,只要好好把握这股潮流,一定会大有所为。

    回到店里,她立刻交待几个店员顺着黄页上的名单,给这些潜在客户一一打电话,冯笑笑专门强调,一定要强调对方的身份“尊贵”,还要强调danka是“国际”、“奢侈品”。

    任慧一脸疑惑的说:“这样子行吗?”

    冯笑笑叹了口气,说:“这些一夜暴富的人最想要什么,不就是身份和地位嘛。品味是慢慢培养的,但是奢侈品首先带给他们的就是良好的自我感觉,所以一定要这么说。”

    任慧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冯笑笑又说:“等这些客户打完了,其他的电话也可以打打看。如果对方问你是什么人,你就问——‘这里是danka专卖店吗,有danka的服装卖吗’就可以了!”

    任慧一脸不可思议的说:“这样也行?”

    冯笑笑笃定的点点头说:“就这么办。”

    她隐约记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说的就是杭州的食品企业哈哈娃刚刚推出产品的的时候,就是靠着在杭州一个个电话打出去问有没有哈哈娃的推销方法,一夜之间打开了销路。虽然不知道真假,不过可以试一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第41章 多磨(一)

    (1987年8月)

    danka专卖店的生意并没有立刻火热起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