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八零年代打排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八零年代打排球_分节阅读_111(第1/3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她听不懂我说话?”海尔曼和冯朗交流,冯朗有些尴尬,队里英语最好的就是林燕,怎么会听不懂呢?听得懂却装不懂罢了。

    林燕是被看得不好意思的,她真想说一句“你说啥”。可是两国邦交,赛后是比赛第二友谊第一呀。

    磕磕绊绊,林燕说了句,“我英语不太好,反应不过来,你打球真棒。”

    冯朗目瞪口呆看着林燕,她是怎么做到的,用错了单词,还发音不太好,亏得海尔曼还能听得懂,给林燕竖了个大拇指头。

    友谊没有进一步的发展,这边已经开始颁布单项奖了。

    第一个颁发的是最佳教练奖,看小岛教练那神色就知道,最佳教练奖是和他无缘的,袁成民获得了这一奖项,这是对冠军队伍的认可,日本队具有主场优势,可是他们并不能左右国际排联的决定。

    林燕的确是获奖了,最佳拦网奖,相较于孙瑾一人包揽了最佳运动员、最佳二传奖以及优秀运动员奖,林燕这个最佳拦网就显得弱了些,可是这是一个副攻手最高的荣誉。

    副攻,可不就是专职拦网一百年吗?

    冯朗获得了优秀运动员奖,有海尔曼在,她没能获得最佳扣球奖。

    而作为鼓励性的奖项,敢斗奖则是颁发给了古巴的一名选手——佩姬。

    林燕时候才是知道,古巴女排已经在崛起的路上了,然而这次参赛队员并不齐全,和苏联女排一样,主力缺席太多,所以这才有错失了前三。

    赛后,林燕才知道,其实她的技术统计得分比孙瑾差了一点,可惜最佳运动员只有一人,所以最终定下来的是孙瑾,而优秀运动员又不能有中国队的三位,最后只好折中了一番。

    其实林燕觉得没什么,你看古巴的佩姬的扣球成功率可是比海尔曼还要高,可是因为古巴队名列第六,佩姬就没办法拿到最佳扣球奖了,还有保加利亚的那位运动员,发球得分率可是远超过水原枝子的,可是保加利亚队名列第七,同样很是遗憾。

    她拿到这个最佳拦网就很好了,毕竟这一项更是有技术含量。

    颁奖结束的时候,观众席上依旧是座无虚席,甚至于除了比赛场地外,整个体育馆都是挤满了人。

    女排姑娘的同胞们在等着她们的签名,也有日本观众在等着他们所喜欢的队员。

    汪经纬也是被人认出来了,好在今天是女排的主场,他签名几个后就是离开了,他们后天就是要比赛了,如今还是赶快回去休息的好。

    林燕她们回到饭店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打球原本就几乎耗尽了她们的气力,而后来签名更是签得手腕酸疼,可是拒绝的时候,看到观众或者说球迷因为拿到签名而激动的落泪,她们又是于心不忍。

    这是一个造神的时代,林燕想了想,只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晚上的时候,宿舍里三个人睡不着,沈宝珠念念叨叨:“我怎么觉得像是做梦似的,觉得现在是几年前,我第一天开始摸排球,那种感觉,真的很不一样,对了冯姐,燕子,你们为什么打排球?”

    为什么打排球呢?

    冯朗是因为从小个头就高,又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所以就是去练了排球,而林燕……

    “家里穷,打球的话有吃的。”这个理由让沈宝珠语塞,说不出话来。

    好吧,她和这两位高手住在一起,压力蛮大的。

    十七号的时候女排队员休息,邓曾涛下令,可以去好好休息,反正队员们手里头还有些闲钱,想要买东西的话在经济条件允许范围内随便花,个人付款,队里不报销。

    林燕则是没那个好运,她得跟着邓曾涛一起去医院。

    其实她去过医院很多次,现代化的大医院,精密的医疗器械,可那都是去看望病人或者陪同去检查,自己作为病人,那还是第一次,比打比赛的时候都紧张。

    检查结果出来,俩人有点懵了,他俩听不懂这些带着专业术语的医学名词呀。

    医生也是郁闷,倒是护士忽然间急中生智,“你们稍等。”这句话,林燕和邓曾涛都听得懂。

    等了有十来分钟,林燕觉得这个时间很是无聊,准备拿着化验单就走人,反正大不了回头找翻译嘛,刚准备跟邓曾涛说,耳科的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