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三十八节 望城止寒(第1/4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白道是秦直道的一部分。

    但同时,它比秦直道更古老。

    至少在数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它就已经存在。

    它是远古的先民们,用双脚走出来的一条道路。

    但,在秦人手里,这条古道被拓宽,被加固,被延长。

    最终,出现了这样一条贯穿南北,长达数百里,直至高阙的道路。

    因为当年秦人对河间地放弃的太过迅速,以至于匈奴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整个河间地。

    所以,白道在如今还是默默无闻,只在商旅和牧民之间流传。

    但在历史之上,这条古道在两汉后,却流尽了鲜血。

    北魏时期,这条道路是北魏政权控制河套地区的重要通道。

    至北齐,宣文帝高洋率军大破柔然时,就是将后勤辎重留在白道。

    隋朝时,卫王杨爽,在此大破突厥。

    初唐之时,突厥人也是在此杀死了刘武周。

    抗战时期,吉鸿昌将军更是亲笔手书‘化险为夷’四字,称赞白道的作用。

    当然,现在的汉军诸将,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些事情。

    但,出塞后立即抢占白道,却是任何一个稍微有些军事常识的人,必然会去做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

    当汉军从云山一侧的黑水河进入到塞外草原时,白道就是出现在汉军面前的第一条道路,也是唯一一条人造道路。

    而且,这条道路还很宽阔,更是非常坚固!

    秦人修路,向来是以质量和效率著称。

    秦直道,秦驰道,甚至被后人用了一千年。

    无数王朝躺在秦王朝的功劳簿上,安逸舒服的打了个饱嗝。

    直到,秦人的道路再也不堪使用……

    直到,出现了第二个二愣子隋炀帝杨广。

    所以,白道必然可以承载汉军的重载补给马车和各种重装备。

    更是在这个冬天,为数不多,可以避免大军陷在泥泞和寒风中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白道直通高阙。

    占据了这条道路后,汉军就可以沿着道路,直插高阙。

    义纵骑着战马,矗立在一个小山坡上,望着汉军主力,沿着白道不断前行的场景。

    远方一个已然废弃了许久,只留下两个残垣断壁的关塞废墟,已经清晰可见。

    “那是秦的新雍塞……”义纵拿着地图,对照了一番后,感慨道:“沧海桑田啊……”

    当年,蒙恬率领秦军最精锐的军队,北上驱逐胡虏,强大的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匈奴、楼烦、林胡、东胡,统统撵走!

    然后,秦军占据阴山,并且前出阴山,以阴山为基点,重新勾画了新的防御体系。

    自榆林塞以南,二十七军塞及三十四县,相继设立。

    当年的秦帝国,依然是那个气吞万里如虎,睥睨当世,横压世界的无敌帝国。

    所以,秦人的野心也大的惊人。

    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设立了两个郡级行政单位。

    高阙以南,是九原郡。

    高阙以北,是所谓的‘新秦中’。

    秦人很显然,希望将此地建设成第二个关中。

    不仅仅大肆移民,更在此地,将许多关塞之名,冠以关中地名。

    如,那个已经废弃的‘新雍塞’,还有同样被掩埋在废墟里的‘新咸阳’‘新安阳’……

    秦始皇和蒙恬,显然希望通过以此来将此地彻底控制和掌握。

    但是……

    随着一代雄主秦始皇帝驾崩,天下局势转瞬倾覆。

    帝国失去了它的控制者和领导者。

    即位的二世,称其为蠢材都是对蠢材的侮辱!

    义纵甚至觉得,哪怕是放只猪坐在二世的位置,也不会比他干的更差劲。

    短短几年之内,秦帝国的霸业就被那个蠢货葬送。

    不仅如此,他甚至连帝国的底裤都给败掉了。

    自孝公以来,秦人七世先王,两百余年的基础,一朝丧尽。

    看着脚下的这条坚固的宽阔道路即使已经过去了七八十年,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