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之风流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四十八章 要老命(第3/4页)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部分资金要从银行贷款,就算几家民营企业能将二十亿的建设凑出来,项目过审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

    沈淮与王卫成通过电话,了解到丰立集团的周丰毅在九七年底有建涂渡板项目想法时,最初的计划是想将项目建在新浦。

    项目建成后,大宗镀锌板无论是出口海外,还是输往国内各省市,新浦在九七年底之时,海陆运输条件都已经要比平江优越了。

    而新浦港,除了新浦钢铁以及梅溪电炉钢生产基地加上建设中的新津钢铁,都能就近为涂渡板项目提供优质的薄钢板原材料更主要的就是东华市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是其他地方所罕见的。

    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经济较为开放的地方都大差不差,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体现在金融扶持上。

    国有银行在地方上的放贷,除了给地方建设占用相当一部分之外,更主要的是往国资企业倾斜。

    除了法规有明确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要求之外,地方上的国资企业通常有政府兜底,商业银行对国资企业放贷,通常不需要考虑政策风险。

    国资企业越是经营困难,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越高;而地方政府除了需要国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填充政绩之外,那些嗷嗷待哺的国企工人,更是政府不能甩手不管的包袱。

    故而地方上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剩下来能流向民营经济的贷款总量,通常都极为有限。

    沈淮推动业信、梅钢接手东华城市信用联社,组建城市商业银行时,首先就明确了梅钢系发展不从城商行占款,主要支持东华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发展方针。

    近年来,东华城市商业银行共向东华市范围以内的民营企业建设项目发放贷款累计近三十亿,是其他地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一些能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制造项目,只要在新浦工业园区内落地,霞浦县更直接从财政上进行拔款,给予最高可达一千万的项目经费支持这是沈淮在霞浦制定的养鱼政策。

    丰立的涂渡板项目要是建在新浦,其他不说,东华城市商业银行少说也能给他们提供三五亿的扶持贷款,这就能解决他们相当一部分的资金压力。

    只是丰立那边在项目筹划之初,还没有跟梅钢这边沟通,平江市就事先得到消息。

    平江市隶属江东省,跟东华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但江南、江北就隔着三四公里宽的渚江,经济规模就这样给东华超了过来,平江市委市政府自然不能说是有长脸。

    这么大的工业项目,平江市里自然也是不容轻易从地方上溜走。

    平江市里跟丰立有关系的一些老人,出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虽然平江市的几家银行,没有办法提供那么多的建设贷款,但平江市委又找来其他几家民营企业跟丰立合作,以此减轻丰立的资金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周丰毅也就断了跟梅钢联系的念头,专心致致的想将这个项目建在青沙县的沿江工业园内。

    后续的变化就是平江市委居中撮合的两家合作企业,经营的轻工外贸业务在去年出现滑坡,拿不出合作资金来,选择退出,整个项目就搁在那里。

    兼之与丰立关系最密切、也是当初极力将涂渡板项目留在平江的平江市委副书记葛祖均去年退了二线,之前江东省工行允诺给涂渡板项目的一笔贷款,给其他关系户抢着先用了,整个项目在平江更看不到有启动建设的希望。

    国内外经济从去年底就有明显的复苏迹象,涂渡板市场甚至出现紧缺,丰立怕拖延下去,错过市场机会,自然就想着跳出平江市寻找新的合作者跟资源,也就回到最初的思路上来,找梅钢、找新浦或者梅溪合作……

    周丰毅也怕刺激到平江市里,故而也没有直接找沈淮联系。借这次江宁举办的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丰立的一个副总主动找同时在江宁参加会议的王卫成联系,谈起这事。

    王卫成也是想将情况了解得更详细一些,再跟沈淮汇报,从江宁回来,就直接去了丰立集团的总部不曾想消息在这个过程当中走漏了。

    沈淮要王卫成将项目情况了解得更细致一些,明天回县里跟他汇报,就挂了电话。

    沈淮在院子里喝着茶,想着事情,寇萱与孙亚琳先后洗好澡到院子里来。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