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之风流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九十六章 纪氏叔侄(二)(第3/3页)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团推动徐东线升级,促进淮煤经新浦港输出,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

    最大的区别,在于外围资本参与铁路及港口建设的积极性,这也意味着晋南线跟徐东线谁能更多、更快拉到建设资金。

    在产业发展上,清河不要说跟同属渤海湾的京津两地相争了,就跟冀北地区也远不好比发展条件跟基础。使得晋南线除煤电相关产业,还要发展其他沿海产业,有着天然的劣势,很难聚集更多的外围产业资本。

    纪系此时控制的晋南煤业等实体,也因此要**承担从煤炭开发、铁路、港口建设到火电厂布局乃至航运等所有环节的建设重任。所动用的建设资金可能高达二三百亿,都要纪系内部解决。

    相比较之下,徐东线条件就要优势得多。

    首先淮海省地方不会放弃在徐东线上的利益,会尽可能调动资金参与徐东线的建设。

    其次,在徐东线的末端,梅钢、淮联重工、富士制铁、宝和集团、长青集团以及省钢等在沿海的产业实体,为了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能方便沿铁路线开拓淮豫陕鄂等省腹地市场,也有极大的动力,参与徐东线及新浦等港的建设跟完善。

    只要能克服铁道部门可能存在的阻力,谭石伟判断淮煤东出工程最终可能先于晋煤东出南线工程完成,确实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当然了,纪成熙在看得这么透的情况下,还愿意大家坐下来交流,沈淮此前的担忧也算是彻底落下。

    或许纪系其他人会对宋系这时候搞淮煤东出有意见,但又有什么?不能因为纪系势大,宋系就畏手畏脚不发展了。

    说到底,在新浦钢厂项目上,沈淮借过纪成熙及晋南线的势,心里总觉得欠人家一份人情,所以担忧纪成熙将徐东线跟晋南线的竞争看得过分重,而使两人日后只能反目成仇。

    倒没有想到纪严新、纪成熙以及谭石伟这些人,心胸要比想象中开阔。相比较之下,刘建国、宋鸿义等一心想梅钢借壳上市期以获利的宋系子弟,则显得要龌龊得多。

    接下来又谈了一些港口建设的事情。

    目前全国沿海吞吐量逾亿吨的大港有八处,不过这八处大港发展历史悠久,利害关系顽固,也形成稳定的利益势力范围,其他人想插手进去,很困难。

    相比较之下,含新浦及梅溪在内的东华港,今年的吞吐量不过两千万吨,只能算是沿海小港口,但发展潜力及前景无疑又是巨大的。

    目前国防军费总量低,近年能开工的军事及战备工程很少,但纪严新等负责的总后工程建筑部,下面的工程队伍要维持、锻炼跟加强,自然也只能参与地方或海外工程建设。

    晋南线未来三五年内的整体投资不会低于二三百亿,徐东线以及新浦等港的建设规模,只会比这个更大。

    纪系正视竞争,而主动参与徐东线及新浦港的建设,姿态无疑要积极得多。

    沈淮不会拒绝,相信小姑宋文慧、二伯宋乔生以及成、戴、贺等人,在这时候也不会拒绝。

    ( 官场之风流人生  p:///0/343/  )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