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朱颜血》系列居然陆陆续续写了十部,横跨近十年,作者近十人,这也算是网络文学的一个小小奇迹了。《+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annas.r》
b
不知道为什么朱颜血系列多为武侠向或奇幻风格,其实第二部《夜莲》将当代生活与中国传统色情小说中的讽佛传统相结合、第四部《红棉》写警花与黑帮的恶斗,都比古代背景更有趣味。何况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想象着人物形象,而古代,没有高跟鞋,没有超短裙,没有制服诱惑,宽大繁琐的中国传统服饰,简直就是性感的反义词。我从来没有觉得武侠小说中的某个女性形象是可爱的,美丽的,性感的。这就让整个朱颜血系列的黑暗力度,在我的心目中大大打了折扣,一个并不美的对象被毁灭,无论怎样“残酷”,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也不会超过杀死一只知更鸟。
“正义、友情、爱情、亲情等被反复讴歌的情感纷纷在仇恨、嫉妒、欲望面前被一一粉碎,然后结局之前通常会把最为微弱的希望之光也给泯灭”,这种极端的情况,和邪不压正的样板戏一样,都是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其实都在无所事事猥琐地活着。在第八部《海棠》中,更加体现了人性的泯灭与现实的黑暗,在抓住了一点希望后有会在最后一刻将希望破碎。如果说一个人的世界观--也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世界观--不应该被小概率事件所决定(否则就是守株待兔的好笑错误),那么,他的世界观也不应当为这些渲染小概率事件的文艺作品所影响。明白了这一点,这个人就可以坦然面对这些所谓“黑暗”“变态”“残酷”的作品;如果它们在坦然之外,还给你带来了许多乐趣,那只不过是因为你比别人有着更好的胃口罢了。
当《朱颜血洁梅》在台湾出版时,元元时期就开始活跃于网络文届的腕儿级人物从不乱忽然再现江湖,为此书作序。这是比朱颜血的出版更让人吃惊的一件事情。从不乱淡出江湖多年,本以为不知所终,没想到仍然在网络深处潜水,幕后黑手一般地持续存在着。
朱颜血的流传、被从网络上下载后打印、正式出版、以及某真实身份晦于茫茫网络世界的文写手为正式出版物所写的序言,或许标志着不久之前在摇滚乐范围中发生的模式,现在也在出版业发生着:小厂牌、地地下、亚文化、小圈子、……不过,由于残酷的(比《朱颜血》更残酷)出版管制(这种管制延伸到印刷工业),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概又是看到这次革命曙光的“最后之人”(as n)。
虽然只是网络文学,但是《朱颜血》这种小说的出现和出版,或许能够说明人们思维和心理承受能力半径的极大扩展,就像是贾克·阿达利在《噪音》一书中指出的,音乐史上音乐本身的每一次发展,以当代人不堪忍受的噪音开始,以这种噪音得到下一代人们的普遍欣赏结束。或者,向普朗克说的那样:“某种新理论的确立是因为反对这种理论的老一代科学家死了,而支持它的新人成长起来。”而在这种理论抛弃了一代人、音乐抛弃了一代人、文学样式抛弃了一代人的过程中,理论进步了,音乐革新了,文学扩展了人们心灵的感知能力。
不必为了支持某种东西就把它说得无比完美。但是它们往往有存在的逻辑必然性。文有这种必然性,简化字有这种必然性,火星文也有这种必然性--意大利语就是拉丁语的简化字,西里尔字母就是希腊字母的火星文。
这个世界泥沙俱下,纷繁复杂,不能接受这一事实的人只好采取最为简便的办法--简化。这里说的不是奥卡姆剃刀,而是对事实本身的简化。
根据雅克巴赞的看法,简化原本是为了方便理解,但最后反而会妨碍理解。因为简化之后的东西会流传下去,而当事人的简化原则往往不会。《朱颜血》连续十年,是这个世界上无法忽视,也无法简化的存在。
在某个论坛中(“我不知道”论坛),很多人表达了对《朱颜血》出版的惊讶--最初我也是这样。因为根据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原则,这样的作品属于在思维方式上就应当被简化之列,而这种思维方式确确实实已经被规训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势--这样的书也能出?
可是为什么不能出?说说理由;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