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府门下掾,尚请君毋要见责。”
荀贞心思缜密,本来顺嘴想说“久闻程君高名”、“知君志行高远”,到了嘴边,为避免程嘉多想,把前者改成了“大名”,把后者改成了“清远”。
程嘉受他搀扶,却不肯起,伏在地上,翘首仰望荀贞,说道:“嘉丑陋污行之人,何敢称‘志行清远’?今蒙厚恩,为中尉辟用,无以为报,愿先为赵人贺赵国。”
他跪伏在地上不肯起来,荀贞也不好强把他拉起。
程嘉中午不知吃了什么,说话时满嘴口臭之味,荀贞与他离得近,悉将此味嗅到,有心退后两步,心道:“我前天才传下檄文辟除他,他今天就来到了,不可谓不快,我却不好后退,伤其投效之意。”强忍着不退,笑问道,“为赵人贺赵国?此何意也?”
“嘉闻中尉今日校场都试,威信并立,兵法云:‘赏如日月,信如四时,令如斧钺,制如干将,士卒不用命者,未之闻也’。经由今日,郡卒必定就能为中尉所用了!中尉名将,郡卒勇士,以中尉之明,使勇士击贼,何愁不破?贼若破,则赵国安矣!是故,嘉为赵人贺赵国!”
在座的荀攸、戏志才、辛瑷、宣康、李博等人闻言,彼此顾视,表情各异。
荀攸微笑。戏志才失笑。李博想笑没有笑。宣康眨了眨眼,心道:“这人挺能说。”辛瑷嗤笑,心道:“不止貌丑,还是个能阿谀的。”
荀贞看似面色如常,只是却收回了搀扶程嘉的手,先退后了两步,然后徐徐笑道:“郡卒多不堪用,经今日都试沙汰,留存的只有三百余步骑,以此击贼,虽我将明,怕亦不足用也!”
“此事何愁!”
“噢?程君有何高见?我愿闻之。”
“嘉有两策献给中尉。”
“何两策也?”
“嘉不才,昔在乡中,好结交侠客,西、黑诸山谷中的群盗里有数股盗贼之渠首与嘉皆是旧识,嘉愿为中尉去招降之。此数人均积年老寇,久在山中。得此数人,中尉可知山贼底细。此其一。”
“其二呢?”
“黄巾新破,百姓流离,赵国境内多有流民。这些流民无衣无食,但有斗升之米,便可招募而来。中尉可遣人分去各县,以谷米招募之,择其年轻力壮者充入郡兵。如此,既充实了郡兵,又避免了他们在饥寒交迫下投贼,也算是间接减弱了盗贼的力量。此其二也。”
在座诸人听程嘉说出此两策,荀攸、戏志才、李博微微颔首,宣康心道:“他认识几个山中的贼渠首?这人表面看来貌丑身短,却原来也是个豪侠之徒。”
荀、戏、李、宣四人对程嘉均有改观,只有辛瑷依旧嘴角蔑笑。辛瑷这个人不拘小节,没甚心眼,对什么人都能接纳,唯独对好阿谀拍马之人没有好感,觉得这种人臭不可闻。
程嘉接着说道:“以中尉之英明善谋为首领,以彼贼渠首数人为内应,以扩充后的郡卒为前驱,再以中尉之家兵义从为压阵,以此击贼,必能破也。”
荀贞大喜,复上前两步,将之扶起,说道:“君认识山中的贼渠首?”
程嘉这次顺着荀贞的搀扶站起身来,答道:“正是。”
“愿为我去招降?”
“正是。”
“不怕被贼留在山中?”
“中尉不以嘉鄙陋而辟用之,待之以门下掾的高位,嘉赴汤蹈刃尚不足以报中尉的厚爱,何况入山中招降诸贼?”
“好!”
荀贞亲切地拍了拍程嘉的双臂,低着头对他欢笑,心道:“招募流民为郡卒之策并不出奇,他却居然认识几个山贼,并肯为我去招降?这可真是太好了。”令侍卫在堂外的典韦、原中卿、左伯侯等人,“为程君上席、案,奉汤水。”
程嘉见荀贞喜笑,也欢快地笑了起来,笑对荀贞说道:“嘉明日就去为中尉招那几个贼渠首,见到他们后,嘉得先给他们行个礼,感谢感谢他们。”
“感谢感谢他们?却是为何?”
“若无此几人,便无嘉为中尉召贼渠首之策,若无此策,嘉这会儿怕早就被中尉逐出堂外了!又哪里能得入席、饮汤的待遇!”
他说的一点没错。辛瑷厌恶阿谀之徒,荀贞亦不喜,先前“郡卒只存下了三百